135 我煌煌大清該何去何從-《這個大清不對勁》
第(2/3)頁
也是他們頻頻作死的根源所在。
實際上,這種智力提升跟活人智慧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在英國林登萬的命令下,2000名英國紅衫軍立刻分為三個戰斗陣型,分別對應來自左右兩翼和正面的清軍。
沒錯,英國林登萬早就通過千里鏡看到了清軍對他們的半包圍趨勢,只不過他無所畏懼,并沒有在意罷了。
林登萬怎么可能后撤?
哪怕以一敵十,林登萬也無所畏懼。
林登萬并沒有平均分配2000人的英國紅衫軍到三個陣型中,正面的橫陣為千人規模,兩翼的分別為500人規模。
英國林登萬的戰術很簡單,讓兩翼的隊伍阻擋迂回包抄過來的清軍,正面的橫陣打穿對面清軍的中軍,取得勝利。
這簡單的戰術,自然是建立在英國林登萬對自家紅衫軍必勝的信心上。
很快,尚可喜就通過千里鏡看到遠處的英國紅衫軍,分列為三個戰斗方陣。
成三角態勢。
兩翼的方陣落后些許,護住中軍主力的側面,并與中軍主力共同前進。
只不過,兩翼的方陣從正面看,不是戰斗橫陣,而是一條縱隊方陣。
這縱隊方陣可以更及時的將槍口對準兩翼迂回包抄過去的清軍。
至于那名英國林登萬,則跟隨在正面千人橫陣的后面共同前行。
英國林登萬同樣穿著花里胡哨的紅衫軍軍裝,上面雖然掛著彰顯榮譽的綬帶和勛章,但離遠了根本看不清楚,很難辨認出英國林登萬這位指揮官的身份。
將英國林登萬的身影很好的隱藏在英國紅衫軍陣列中。
從這一點來看,比起日本林登萬安全得多。
當然,在清軍一眾老將眼里,這種戰術算不得什么。
雙方的兵力對比差距太大了,清軍上下都不認為自己會輸。
士氣正隆的清軍,自然不會將對面的西夷軍隊放在眼里,更不明白那面米字旗代表著什么。
李長青投放出來的,可是大不列顛全球殖民時期的紅衫軍。
“開炮!”
不出意外的,擁有火炮的清軍率先輸出,將一點不靠譜的炮彈射在英國紅衫軍方陣四周,打十發頂多也就有一兩發能命中英國紅衫軍的橫陣。
負責進攻的清軍,前排是帶著斑鳩腳火銃和鳥銃的火銃兵,后排是弓箭手,再往后才是長槍手。
因為尚可喜所部的數萬人馬,并不全是精銳,其中輔兵占據近半之數,所以三仗精兵并沒有派上去。
即便是平南王府麾下的輔兵,也堪比普通的清軍綠營了。
戰斗力并不差。
這些輔兵主要是平南王府直轄的漢八旗家庭里的余丁征召進來的,他們雖然沒有正式編制,但同樣出自漢八旗家庭,很多人從小就舞槍弄棒。
八旗從來不是一支職業軍隊,而是一個軍事集團。
面對準頭不佳的零散炮擊,英國紅衫軍的橫陣沒有受到絲毫影響,直到走入百步距離以內,才遭到清軍的火槍和弓箭拋射攻擊。
英國紅衫軍士兵身上的軍裝華麗歸華麗,但防護性能還不如日本精銳足輕身上的胴甲具足,在拋射箭雨下的傷亡不比被鉛彈掃中來的少。
英國林登萬指揮官看到己方的傷亡如此之大后,立刻下達了新的命令,正面的紅衫軍橫陣不再追求近距離排槍,而是分成兩列采用徐進射擊法。
就是邊前進邊打排槍。
果不其然,清軍一方的投射部隊,遭到英國紅衫軍的排槍洗禮后,陣型立刻發生混亂。
畢竟周圍不斷有士兵倒地不起乃至痛苦哀嚎,對清軍士卒的士氣打擊可不小。
不過因為清軍前排的基數足夠大,武官們拼命彈壓,還能維持住持續輸出的火力。
雙方就這么在英國紅衫軍的徐進射擊法下,打了好幾輪對射!
當英國紅衫軍頂著巨大的傷亡前進到50步距離內時,兩翼的清軍覺得時機已到,朝著英國紅衫軍主陣兩翼的防線發起猛攻。
戰場上的槍聲驟然間變得更加密集。
只是,后方舉著千里鏡的尚可喜,臉色卻變得越來越難看。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陇西县|
古浪县|
县级市|
牙克石市|
泰顺县|
吉水县|
永善县|
武清区|
定兴县|
泗洪县|
溧水县|
邯郸县|
五家渠市|
枞阳县|
枣强县|
铁力市|
建平县|
密山市|
甘泉县|
万年县|
曲阳县|
安仁县|
乳源|
电白县|
景德镇市|
新晃|
定远县|
崇文区|
且末县|
绥滨县|
昭觉县|
伊宁市|
法库县|
阿尔山市|
安康市|
木里|
赣榆县|
江山市|
凤山县|
上思县|
保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