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四路清軍齊出動-《這個大清不對勁》
第(1/3)頁
正所謂上面動動嘴,下面跑斷腿,李長青召開內閣下達命令時一套一套的,但這些內閣大臣們執行的時候,光是招攬懂得命題的讀書人就忙得焦頭爛額。
沒辦法,大唐帝國手中不缺能砍人的兵,卻非常缺讀過書的文人!
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哪一個不是家里有地的地主?
即便是所謂的寒門, 也是一個個小地主啊!
原因很簡單,平頭老百姓整日里為吃飯問題忙得暈頭轉向,哪里有余錢供孩子去念書?
能讓孩子念個蒙學,認識一籮筐的漢字,就已經是平民百姓里的‘高材生’了。
所以,讀書人還得從這個時代的中產階級,也就是地主階級家庭里面找。
只有地主階級才能全家吃飽,有余錢給孩子們支出教育開銷。
古往今來,教育都是要花錢的,花的還不是小錢!
即便是21世紀的義務教育,各種開銷支出加一起,也能將普通家庭的父母壓得喘不過氣來,造成生得起教育不起的窘迫局面。
如果教育支出不夠的話,生出來的孩子長大了跟自己一樣是底層打工人,還生孩子干什么?
只為了給社會培養韭菜和勞動力?
辛辛苦苦養大孩子,開銷那么大,就為了培養一個跟自己一樣受苦受累的勞動力,圖啥?
所以,不是家長們舍得花錢,而是教育的錢不得不花!
真要是選擇躺平, 也不會去結婚生子……
愿意多生多育的家庭,說明都是不甘心躺平的家長, 希望自己沒做到的事情,能在下一代身上找回來。
這其實也是一種希望,說明那些家長跟咸魚不一樣……
在物資充足的21世紀都是這種情況,更何談這個落后的平行世界?
平頭老百姓連溫飽問題都沒解決,怎么供養孩子讀書?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也正是這個問題,造成了有錢人和地主家庭對教育資源的壟斷,使得讀書人的出身基本上都不會太差勁。
而有錢人對教育資源壟斷后,考上科舉當了官,又能反哺自己的地主家庭,形成良性循環和更強大的資源壟斷,由此就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士紳階級!
士指的是有功名的讀書人,紳指的是地方的土財主和大地主。
除此之外,開科舉還能讓廣東省境內的宗族豪紳安心。
說白了,讀書人不都是從那些宗族豪紳家庭里出來的么?
這是大環境決定的,除非李長青能讓普通百姓家庭解決溫飽問題,有余錢供孩子念書,否則取才只能從宗族豪紳家庭里面取。
國家建設需要讀書人當官,這是剛需, 哪怕有系統傍身的李長青也不能免俗, 即便他對那些宗族豪紳沒有什么好感,也只能做出讓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如果只為了滿足自己泄憤的情緒,將讀書人都殺光趕跑了,那可就真的變成蝗蟲一般的存在。
李長青本質上還是貪圖享樂的,誰不喜歡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好日子?
整日里在外奔波打仗,風塵滿面的很舒服么?
這年代的科技水平,行軍打仗可沒有飛機和高鐵乘坐,就只能靠自己的身體硬撐!
哪像現代社會里那般,司令官坐在舒適的指揮部里,指點江山就足夠了,旁邊還有美麗的女秘書服務,閑暇時期,甚至可以跟美女秘書發展下超友誼關系。
古代行軍打仗,是真的苦!
即便是將軍,也不過就是行軍的時候能騎馬,下營的時候吃的比士兵能好一些而已。
別當長時間騎馬是什么享受,那玩意不是勞斯萊斯,騎久了很遭罪的。
什么?
坐馬車?
呵呵,這個時代的馬車沒有什么好的減震系統,光是一路上的顛簸,就足以把將軍的身子骨震散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蓬安县|
镇赉县|
常山县|
彰武县|
古浪县|
临高县|
桦甸市|
静宁县|
元朗区|
德庆县|
鄂伦春自治旗|
历史|
黄大仙区|
平度市|
襄汾县|
新安县|
潞城市|
中山市|
中西区|
嘉祥县|
兰坪|
临泉县|
汉源县|
巩留县|
罗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广丰县|
宝兴县|
盐边县|
广汉市|
沅江市|
毕节市|
桐梓县|
芒康县|
广南县|
峨眉山市|
宣武区|
深水埗区|
临夏县|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