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蠻都。 王宮之內(nèi),向氏之人入宮了。 向安西的被俘,被向氏人視為恥辱的存在。這一次他們就是要向蠻王建議,出兵征討休城,重新奪回屬于向氏的榮耀。 向龍強、向伯犁跪倒在蠻王的面前,一臉的信誓旦旦,一臉的堅定。 蠻王看似粗狂,實則心思慎密,要不然的話也座不穩(wěn)這個位置。蠻人多是性格耿直,天性好斗。一言不和往往便會是拔刀相向。想要統(tǒng)領(lǐng)這些人,沒有一點本事怎么可以做到。 這一次接連丟了兩城,要說蠻王心中不氣那是不可能的。但正因為此,他才更不會小看對手,不管這個人是不是國師所說的大乾忠國公,他都必須要把對方的情況了解清楚才會動手。 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戰(zhàn)百勝。 連對手是誰都沒有弄清楚,一旦打起來那是很容易吃虧的。斥候已經(jīng)派了出去,但想得到確切的消息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向家人卻要現(xiàn)在就動手,這不是給蠻王出難題嗎? “兩位將軍,拔汗那人的舉動是對我們大蠻的挑釁,本王與其勢不兩立,找他們復仇是必然的。但現(xiàn)在還沒有準備好,可否多等些時日,待做好了準備之后在行動手呢?”蠻王好言相勸著。 還是那句話,率領(lǐng)蠻族將領(lǐng)不似是乾文帝對待大臣,有時候可以置之不理,有時候也可以強壓的手段壓制。蠻人中相處方式講究的是直來直去。有事情就要商量著來,若是想要以勢壓人,只會起到反向的效果罷了。 蠻王是一片的好意,即是不想讓蠻人受損失,也想安撫向氏人的情緒,讓他們不要沖動。 只是蠻人太過看重榮譽。在他們看來,向安西被俘,便是向氏最大的屈辱,他們一定要把人救出來,恢復向家的榮耀。他們甚至連一天都等不了了。 “大王,向氏三千勇士都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請大王允許我等出戰(zhàn)。”向龍強這位向家的家主大聲說著,表明著自己的態(tài)度。 “請大王應(yīng)允,我們不需要一兵一卒的支援,我們向氏人自已就可以做好這件事情。”向伯犁隨后也開口說著。情緒中沒有絲毫可以挽回之余地。 向氏在蠻人之中算是大族,除了已經(jīng)在蠻軍中入伍的,這一次還能湊上三千兵勇也堪稱是極致了。怕是要集結(jié)所有十五歲到四十歲的男子才能湊成。如此可見,向家人是抱定著什么樣的決心。 蠻王聽到這里便知道,此時在說什么已然無用。向家人已經(jīng)做好了一戰(zhàn)的準備。如果他再去阻攔的話,怕是對方就會不聽號令,直接出兵,如此一來,會對他這個大王的公信力造成很大的破壞。 這一次向家人不聽話,下一次會不是其它家族的人也不聽話呢? “好吧,那本王就祝你們旗開得勝。倘若是不能速勝,只需與其僵持便是,回頭本王新率蠻族大軍趕來,勢必可以平趟敵人,救出向?qū)④姟!睙o奈之下,蠻王只得點頭應(yīng)允。其實這又何償不是試探對手斤兩的機會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