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五十二章 峽谷遇襲-《大唐探》


    第(1/3)頁

    迎著方煉憤怒的目光,李夔猶然緊抓其韁繩,沉聲道:“方帥,切莫沖動!此事……”

    “放開手!”方煉怒喝道;“你若這般怕死,此番追擊不必去了,自回便是!交來若有何責任,皆由某來擔!”

    李夔搖了搖頭,    輕嘆道:“方帥,恕某直言,某等此去,絕非你所想得那般輕松!這樣吧,你等若是一定要去,某也不再阻攔。且放慢速度行進,待某回稟趙司馬等人,統了大股軍兵到來后,再一齊行進追擊,    如是可好?”

    見他這般嘮叨,方煉已然不勝其煩。

    只不過,礙于顏面,他只得點頭敷衍道:“好好好,就依你所言,某等此去,當慢些前行,待你等一齊趕至,再去追擊。”

    李夔點了點頭,頗不放心地看了他一眼,便策馬離去。

    看著李夔一路遠去,方煉一聲微嘆,便立即下令:“各位,抓緊時間,與某緊急趕路,一定要盡快追上這伙殘賊,    救出曹府直一行人。”

    “得令!”

    原本就已等得極不耐煩的一眾軍兵與不良人,頓是有如脫韁的野馬,立即策馬疾奔,沿著那西去隴州的官道,急急追去。

    他們一路疾行,途中所遇的客商與行人,卻是極少。

    這是因為,現在隴州乃是真正的邊陲之地,它西與隴右吐蕃相接,北與嗢末人地界相連,皆是蠻荒貧困之地,且又因為邊境多年戰亂,商旅不通,人民不至,以至于從汧陽前往隴州的商旅極少,這一條長長的官道,可以說近乎處于半荒廢的狀態。,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李夔等人在看到官道上密集的馬蹄印記之后,便認定是王宗結這伙匪徒留下來的,    從而判定他們要繼續西逃,前往隴州。

    不多時,    一路疾趕的方煉等人,終于匆匆來到了汧陽與隴州的交界之地。

    隴州,即當今的隴縣,因地處隴山東阪而得名,西周初期,周公推行分封制,汧水上游一帶為矢國封地。周孝王八年(公元前890年),秦人首領非子在汧、渭之間為周室養馬,后有功,遂在十三年(公元前885年),周廷封非子為附庸,在汧水之濱(今隴縣牙科鄉磨兒原)筑造秦城。這便是隴州這座城池的最初緣來。

    這座邊陲之城隴州,自秦襄公建都,漢設隴關,素有“秦都漢關”之稱,是古絲綢之路上西出長安第一雄關。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改隴東郡為隴州,治所汧源縣,領汧源、汧陽、吳山和華亭四縣。而等到鳳翔府設節度使后,這節度使從鄭畋到李昌符,為了更好地專權,便把諸如汧陽等縣城,皆由鳳翔府直轄,這隴州只負責本城。

    總的來說,隴州是一座地貌類型多樣,地形破碎復雜的邊城。它位于關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間,其縣城坐落在千河谷地的中部,總地勢是西北高而東南低。全境之中,山嶺重疊,溝壑縱橫,梁峁谷坡,彼起此伏的復雜地形。

    而現在橫擱在隴州與汧陽交境處的六盤峽谷,便是一條典型的溝峁地峽,它起首處,在汧陽境內,后尾則在隴州千山鎮,足足有近三里長。整個峽谷地勢高峻,狹窄難行,雖有官道貫穿其中,但依然是行人稀少,商旅絕無,近乎于狐兔之所居。

    “吁!”

    來到峽谷入口,方煉一聲輕喝,勒住馬蹄。

    他用一種猶豫不決的目光,怔怔望向那蜿蜒遠去的六盤峽谷,臉上的神情,十分地躊躇。

    “方帥,時間緊迫,為何不抓緊前沖,卻這般盤桓谷外,是何緣故?”一名不良人不滿地問道。

    方煉撇了撇嘴:“某是擔心,這山谷地勢險峻,草林從雜,萬一有匪徒在其中設了埋伏,卻該如何是好?”

    “咳,方帥,怎么你也跟那李夔一樣,竟是這般猶豫了?你不是說,那股匪徒一味遠竄,根本就不可能再停下來設伏攻擊么?那某等還在此繼續耽擱,卻有何益?”

    見他如此逼問,方煉眉頭緊皺。

    他尚未回答,旁邊那名不良人,卻是雙眼一瞪,遙指谷內一處,大聲喊道:“方帥,你快看,那山腰處所掛之人,卻是誰?!”

    方煉一愣,舉頭望去,頓是大吃一驚。

    那山腰的一棵野樹上,正高掛在樹杈上,被綁得有如粽子一般,正蹬著腳反復掙扎的人,不是那府直官曹正鐸,又還能是誰?!

    “天啊!竟,竟然是曹府直!”

    他這失聲一叫,周圍的軍兵與不良人,亦是吃驚至極。

    不是吧?

    那個象掛豬一般掛在樹枝上的人,就是府直官曹正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镇原县| 泰兴市| 门源| 黄浦区| 定南县| 襄樊市| 资溪县| 公主岭市| 安岳县| 台中县| 南平市| 资中县| 柳州市| 清丰县| 砀山县| 遂溪县| 黄石市| 绍兴县| 安乡县| 上蔡县| 遵义市| 靖远县| 邵阳县| 扎赉特旗| 宁陕县| 凌海市| 桃源县| 平远县| 女性| 乌兰察布市| 天镇县| 阿巴嘎旗| 泾川县| 娱乐| 连平县| 汶上县| 隆尧县| 皋兰县| 康定县|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