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惜這些老兵到底年齡大了,而且很多根本就不是使用長劍這類武器的,大部分人雖然知道張遂這種修行者拿出的功法肯定不凡,可惜受限于資質,也只有望而嘆息。 倒是其中幾個使用長劍的軍士,見到了劍法之后,欣喜若狂,沉迷其中。 一路行來,修為突飛猛進,看得那些無法修行的人,眼珠子發紅。 游德雖然修為在身,也是羨慕不已,可惜他的路子和劍道完全不同。 老路倒是無所謂,練了兩日,見到沒有多大成效也就丟到了一旁。 其實張遂對于老路也是極為好奇的,說起來老路的修為其實并不高,只能算得上是一把好手而已,精通的都是軍伍之中比較普通的功法,根本就談不上修行。 但是奇怪的是,無論是童寅,還是游德那些修行者,對于老路的態度都很是恭敬。 張遂也用靈識探查過老路的情況,但發現他也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根本沒有什么出奇之處,這不禁讓他很是好奇。 在陸地之上行了三日之后,眾人便轉走水路,五十多人將一艘商船直接包下。 到了船上,眾人都放松了許多,幾日來連續奔波,一路風塵仆仆,現在到了船上,就不用那么辛苦。 張遂了解到,走水路的話還需要五日才能到達此次聚集之地。 這讓之前張遂對照著原來那方世界的一些猜想,直接破滅。 看著這寬廣的大河,原來那方世界在這個位置絕對沒有,而且那西南之地,張遂之前一直以為是處盆地,結果看來和他想的大相徑庭,這讓張遂不禁有些疑惑,乘船真的能到那么高的地方嗎? 但見到商船的動力之后,張遂打消了自己的疑慮。 下方船艙之中,六頭健壯的黑牛,帶動著艙中那巨大的絞盤,讓船身下的槳葉快速轉動,推動著商船向著上游快速前進。 聽船家說道,這船只每行三百里,就有一處停泊碼頭,換上休整好的黑牛,繼續前行,船速并不慢。 張遂不禁感嘆,這方世界雖然限制了某些科技的發展,但是人的智慧的確是天道擋不住的。 張遂仔細觀察過整個動力系統,除了提供動力的是那幾只黑牛之外,其他裝置其實并不比現代早期的蒸汽船要差。 那些蒸汽船燒的是煤,這些商船消耗的是畜力而已。 沿途的幾處水壩更是讓張遂大開眼界,一打聽,許多水壩歷史都要追溯到功德皇帝李贄時代。 建成之后,更是立下警世碑文,將那水壩的各種用途,如何維護,重要程度等等鐫刻在一座五丈黑色玄武鋼石之上。經歷千年,毫無磨損。 歷朝歷代,都設有專門負責維護此事的官員,品階之高,權力之大,不下于一些封疆大吏。 就算前朝覆滅之后,現在的燕朝,對于此事,完全延續了前朝的所有措施。 所以雖然歷經千年,但是年年維護,歲歲考核。用無數人的頭顱警示,打造出了這千年不朽的巨大工程。 看著那黑色巨碑上的碑文,張遂遙想當年那位前輩的風采,當真佩服的是五體投地。 這一路行來,見識了那七情邪神的手段,見到諸多山川美景,現在更是被那千年人文震撼,就連心胸也開闊了不少。 這讓他不禁生出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感慨。 這一切,讓張遂的神念出現了不小的變化,讓他感觸最深的就是自己的神念似乎堅韌了很多,開闊的心胸更是讓他在修習那些深奧劍術之法時,有了更多領悟。 內心深處那些由于一系列的挫折帶來的憂憤,也在這一路行來之間,慢慢解開了。 老路作為張遂身邊最親近之人,對于他的情緒變動最為敏感。 曾經的張遂,性情是個典型的紈绔性格,雖然喜歡胡鬧,偶爾闖闖禍,但深究起來其實都是無傷大雅的。 一場大病之后,張遂像是換了個人一般,但性情方面卻變得成熟的多,也變得知理有節,但性格開朗,和他交談起來讓老路常常覺得是和一個同齡之人在交往。 就算最后突然變成了一個修行者,但是性情其實并未有多大改變,只是偶爾透露出一些莫名的逗比感。 但是這次書院建立之后,經歷了自己三妹被擄走,方雄生死不知,自己大哥也是身受重傷,而他自己卻無能為力。 回到家中的張遂,雖然在對待老路和身邊人方面似乎沒有異常。但陪著他時間最長的老路,還是能夠感覺到他性情上的改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