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應(yīng)該差不多了,你不是派蘇文淵去關(guān)內(nèi)道打探消息去了吧,算算時間,也應(yīng)該快回來了。” 李世明抬頭望著長安的方向,略微有些失神。 “老李啊,怎么啦?想家了?” 李預看李世明的樣子,忍不住打趣道。 “想家倒不至于……我只是在想,這次我大唐,廢了這么多的精力來布這場局,如果吐蕃人真的來了也就罷了。 可要是吐蕃人不來……” 別看李世明在這里運籌帷幄,但他心里,還真的是沒有多少底啊。 于是,越是到要臨近長安,越是要到計劃發(fā)動的時候,李世明這心里,就越是緊張。 “放心吧!” 李預一臉自信地說道:“既然咱們做了這么大的局,吐蕃人就必須來得來!” “呵呵,看你這樣子,好像很有信心的樣子?你怎么就確定,吐蕃人必定回來?他們要是不來呢?” 李世明笑了起來。 其實他就是喜歡李預這種,毫無道理的自信。 年輕人,有朝氣。 像他曾經(jīng)的樣子。 “別說他們看到長安這塊肥肉,肯定是忍不住想要伸手,即便是他們不想,我也會讓他們想……” 自他從老李這里聽到了,關(guān)于陛下的計劃之后。 他就一直在想這件事情的可行性。 現(xiàn)在,能做的,他們都已經(jīng)做得差不多了。 大唐的皇帝陛下,御駕親征,還在漠北草原,即便是想要回來,那也需要些時間。 況且,在聽說了大唐內(nèi)部烽煙四起之后,突厥那邊也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漠北那幾萬大唐的鐵甲,不動則已,一旦有任何的風吹草動,突厥人必定會反撲。 所以,在這個時候,漠北的那幾萬大唐軍,不敢動,也不能動。 大唐內(nèi)部,各道州都有叛軍,可以說是自顧不暇,地方很難對長安進行增援。 最重要的就是,留守長安的監(jiān)國太子,親自邀請入長安城。 李預把現(xiàn)在大唐的形勢,進行了多次的分析。 最后得出結(jié)論,如果他是吐蕃人,在這個時候,面對這樣的形勢,肯定是會心動。 但是呢? 心動不一定就會行動。 畢竟,吐蕃想要從河西進入關(guān)內(nèi)道,最后進入長安,這一路上是有很多的關(guān)隘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