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江銘始終都不認為自己很強。 即便他腦子里有許多前世的經典名曲,但他都不認為自己有多么強大。 這是一種來自內心的不安。 雖然這一份不安,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漸漸消失了,但他依舊有些擔心。 譬如,他就擔心過肖邦的夜曲會不會再現世。 倘若如果他把肖邦的夜曲全部演奏出來,國外考古之類的再找到原作,那他就說不清了。 難道說自己是肖邦再世? 這個世界雖然是平行世界,但卻也有很多相似之處,以至于江銘選擇作品時,都會非常謹慎,甚至有時候他會往作品中夾帶一些不影響經典的私貨。 這樣即便出現上述那種情況,也可以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他也曾糾結過,這樣做會不會毀掉經典。 但約瑟夫曾經的一場演講,徹底改變了江銘的想法。 在一場訪談中他表示,“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演奏一定會有不同的特點,我們應該有自己的表達與發揮,而不是被框定在原曲的樂譜本身。 畢竟就算當年的大師在演奏自己的作品時,也不可能每次都一樣。 正是因為有意料之外,有個人發揮,音樂現場才會更加吸引人,才會更加有生命力。 如果只是按照譜子演奏,照本宣科,就失去了創造力。” 就是這段話,江銘第一次在網上認識了約瑟夫。 也是這一段話,他覺得自己不如對方,至少現在還不如。 “沒想到過了這么多年,你還是這么愛開玩笑,約瑟夫可比我強多了。” “不管,在我心中你就是最強。” 陳笑雙眼瞇成一條線,微笑說道。 江銘有些尷尬,卻也無法反駁。 自從見過對方之后,江銘對于陳笑的記憶清晰了不少。 記憶中的對方有些任性、有些狂妄、甚至還有一絲極端。 對于這樣一個女生,講道理肯定是沒用的。 “呵,你喜歡就好。” 江銘干笑一聲,不知道該說什么。 自從那次車禍之后,她便患上了輕度抑郁。 江銘可不敢去惹抑郁癥的患者,萬一對方搞不好再去自殺,那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第一鋼琴協奏曲》的演奏時長約在30分鐘。 可眾人絲毫都沒有嫌棄時間長,反而都覺得有些沒聽過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