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玉帝三人都看出了郭青似乎欲言又止,都是看向他。 本來他們因為郭青只是代表了一些散戶的道門宗派,故而沒有太過在乎郭青的意見。最重要的還是,他們覺得郭青有些婦人之仁,討論的時候,就沒有考慮郭青。 現在見著郭青有話說,他們便是看過去,道:“郭天帝,你有什么想說的么?” 郭青道:“有些話,不吐不快。” 玉帝以為郭青又要為凡人要好處,心中有些不喜,這就是破壞了三界秩序,他很不爽。 郭青道:“你們既然都想要散播教義,傳播功德,收集信仰。又不想要讓天上之事被凡人知道,不讓他們太多人修煉,不如就讓一伙人以凡人的身份,然后有一些法力神通,把你們的教義給傳播開來,同樣的凡人身份,估計他們更容易接受。” 三人都是眼睛發亮,想來也都是知道郭青這話的意思,更是知道他這建議的可行性。 若是有那么一些德高望重的人在凡間幫忙傳播教義,只是教義能夠讓人心悅誠服。然后請人給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保駕護航,偶爾幫凡人消災解難,那么肯定能夠讓教義傳播開來,然后還有一大票信仰之人。 “想要讓人信奉佛教或者道教,首先就要有一批人信奉道教和佛教,然后行善積德,告訴世人你們的教派是最好的,能夠做到他們想要的。” 郭青緩緩道:“有人在信奉你們的教派,而且還成為你們在凡間的代言人,那肯定就容易傳播教義了。之后就要行善積德,讓人真正的信奉,否則不長久。” 三人都是連連點頭,但是他們覺得還是有些不夠好。因為郭青所說的這些,他們也都想過了,但是不行啊。 德高望重的人都極有主見,而且那些人畢竟是少數的。他們的話雖然讓人信奉,但是空口說出的教義怎么也不容易讓人接受。最重要的是,他們找不到德高望重,還信奉他們自己教派的人。 道教倒是還好,因為已經在凡間有了基礎。他們在大唐還繁榮昌盛,就是佛教被禁足,十分難受。 現在東皇和玉帝主要就是在考慮該怎么給佛教生存的土地,但是又不能讓他們獲利太多。 如來則是據理力爭,爭取獲得更多的利益。然而更多的還是在想改如何才能讓佛教能夠生根發芽。 闡教和截教在凡間有了土壤生存,可是也需要加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