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夠了!就你張郃會打仗,難道本公子就不知兵嗎?” 韓涵說著,眼神中流轉起幾分輕蔑,“別忘了當年你剿滅黃巾軍,是誰給你的兵權。你張儁乂歸根到底,不過就是我韓家的一條看門狗......” 好一句看門狗,宛如針錐一般狠狠刺進了張郃的內心,扎痛著他的尊嚴。 更讓人心寒的是,韓涵如此出言不遜,韓馥竟還捋著須絨,一副“我兒勇氣可嘉”的姿態。 好言相勸,不納就罷了,到頭來竟還是自取其辱。 一旁的耿武等人,無不暗暗搖頭,他們雖知道韓大公子本性囂張跋扈,只是沒想到他竟連這種話都當面說得出口。 士可殺不可辱,張郃焉能忍受如此侮辱。 張郃額頭青筋暴起,正欲發作,卻被潘鳳伸手按住了臂膀。 正當此時,潘鳳緩緩走上前來,拱手道:“主公和大公子多慮了,張將軍并無他意,其本身出發點也是和大公子一樣。只是過于保守,故步自封罷了,所以還望主公和大公子,切勿責怪張將軍一時間的口直心快?!? 此言一出,不僅保全了韓涵的面子,又給了張郃退步解圍的臺階。 只是張郃看向潘鳳的眼神中,閃過一瞬驚異。 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張郃和潘鳳同為冀州上將,少不了對軍功的爭奪,此時正是潘鳳落井下石的好機會。 而潘鳳卻選擇了站出來為張郃開脫。 張郃自然不解,但潘鳳心中自有算盤。 張郃一身文韜武略,被后來的曹操譽為五子良將,甚至比作漢初三杰之一的韓信,可見其巔峰能力之強。 這樣一個能力超強的武將,自然是韓涵等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也就是說,反正張郃遲早都會離開韓馥,那他與自己就算得上是“志同道合”。 既然如此,潘鳳如果能將其收入帳下,一方面能完成系統頒布的任務,另一方面若有張郃相助,則抵過擁有上萬雄兵。 所以他要在不得罪韓馥的前提下,幫張郃開脫,替他說話,以博其好感。 此時有潘鳳解圍,這一番漂亮話說下來,韓馥神色也緩和了許多,便沉聲道:“也罷,但若有下次,本公斷然不饒,都退下休息吧!” 說完,韓馥便拂手示意散會。 眾將退散后,大帳中就剩下了韓馥父子二人。 韓馥捋著須髯,開口道:“兒啊,你可有發現,潘將軍似乎與往日有些不同,今日口齒忽然變得如此伶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