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時代的脊梁-《手眼通天》
第(2/3)頁
“主考官只能由文官擔任,你是禮部侍郎不假,但還有武侯加身,按品秩算,取更高者,你其實是一品武官,不符合要求。這是其一。”
“你是儒圣弟子,地位尊崇不假,但眼前你還太年輕,毫無學問建樹,哪比得了那些博學鴻儒,更沒資格當眾多士子的座師。這是其二。”
“你初入俗世,對世間儒學風氣尚不熟稔,行事又太偏激,眼高于頂,非名儒氣度,恐難沉穩持重,秉公取材。這是其三。”
他正視著任真,繼續說道:“鑒于這三點,老夫認為,你沒資格當這次主考。”
他侃侃而談,言談如行云流水,毫無凝滯,一口氣便拋出三條理由,試圖令任真其顧此失彼,無從招架。
隨著最后一字落下,后方群臣的附和聲如潮水般涌起,將任真湮沒在內。
“徐夫子慧眼如炬,鞭辟入里,說出了我的心聲!”
“不錯,我也是這么想的!”
“大朝試何其重要,絕不能讓一個年輕人隨意主考!”
……
雖然剛才目睹任真咄咄逼人的氣勢,此時眾人依然紛紛開口,聲援徐元直。
這并非因為他們不忌憚任真,而是涉及各自的切身利益,不得不發聲表態。
大朝試關系到年輕官員的選拔,舉足輕重,不僅決定所有考生的命運,更影響眾多家族門派的興衰榮辱。
上朝的這些官吏,哪個身后不是擁有深厚的勢力背景。從他們的親生兒女,到遠方子侄,乃至下屬的后輩,都是家族未來的希望。
為了培植接班的年輕新人,將其安插在朝廷里,每年百官都會花費不少心思,打點門路,謀求或大或小的官職。
世風如此,禮部的考官們收錢辦事,徇私舞弊,已經成了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大家都司空見慣。
若在往年,無非就是京城那幾位名儒輪流主考,大家同在官場廝混,都老于世故,不會不食人間煙火,樂得賣一些人情。
但是今年,一切都不同了。
自打朝廷推行新政,重文抑武,軍隊里的一些兵家將士便被抽走,或降職,或罷黜,很多職位都空缺出來,需要有新人填補。
新政尚未收效,南晉又趁機進犯,兩朝戰火重燃。對初出茅廬的新人來說,這正是嶄露頭角、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不可錯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子洲县|
印江|
潞西市|
道孚县|
泾川县|
香河县|
华蓥市|
兴隆县|
朝阳县|
霍林郭勒市|
科技|
石城县|
万安县|
淄博市|
江门市|
榕江县|
靖安县|
勃利县|
山阴县|
巴林左旗|
微山县|
抚州市|
定边县|
蓝山县|
边坝县|
大田县|
扎鲁特旗|
江津市|
临西县|
巴东县|
榆树市|
高青县|
金川县|
翁牛特旗|
邵阳县|
高邑县|
万源市|
阿尔山市|
隆回县|
新安县|
吕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