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南山南,北海北-《手眼通天》
第(1/3)頁
隨便發表看法,是很愚蠢的行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想在官場上混得久,就必須要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
就像眼前這個問題,任真就沒必要多嘴,因為無論怎么說,都會得罪人。
如果他說,可以讓庸王離開,那就等于支持庸王,得罪梁王;反之,則會支持梁王,得罪庸王。
雙方都是虎狼之輩,只是外在表現不同,只要不涉及切身利益,任真何必去得罪他們?
女帝聽到他的回答,明白他是不想摻和進來,卻并不打算順他的心意,“只是讓你就事論事,不需要了解更多情況。”
“這……”任真臉色猶疑。
女帝微笑說道:“如果你了解情況,就有徇私情的可能性,我也就不會問你了。正因為你是局外人,我才想聽你的看法。”
任真當然明白她的話意,但不得不裝出一臉茫然的表情。
“說吧。”
任真無奈,只好說道:“臣對庸王不了解,只是眼見世子以淚洗面,挺可憐的。要不……就成全他的孝心,準許庸王告病回鄉?”
庸王假癡不癲,陰鷙可怕,任真對他的印象并不好,但對梁王的印象更差,再加上他的傷本就是任真派人刺的,非要表態的話,任真還是寧愿還他一個人情。
女帝不置可否,俯瞰著跪在堂下的高基,淡漠地道:“吹水侯心軟,我何嘗是心狠之人?依你父親的意思,是想回北海療傷?”
她的話音很輕,但是傳到群臣耳中,卻如驚雷炸裂,令他們毛骨悚然。
告病回鄉,回的自然是故鄉。
庸王的故鄉是哪兒?是北海郡,那里是舊皇族高家的發跡之地,也是高家祖陵所在。
在春秋亂世時,北唐還只是并立的皇朝之一,定都在北海。后來北方統一,高覺遷都向南,移到現在的長安,北海的規模才漸漸衰落下來。
高覺死后,以其開北朝疆土,謚號為太祖皇帝,但這并不意味著,北唐史上只有他一位皇帝,恰恰相反,北海高家擁有極其悠久的歷史底蘊。
女帝武清儀繼位后,皇姓雖更易為武,但她并非明目張膽地篡位,依然對舊皇族高家保持足夠的尊重,不敢對北海郡大動干戈。
因而,高家治理的北海,一直是保守舊勢力的大本營。當時震驚天下的討武檄文案,就是爆發于北海書院,足見當地的人心所向。
所以,女帝的問題看似云淡風輕,卻透著非常強烈的殺機。
讓庸王回北海,無異于放虎歸山,給他提供收攏舊部、起兵伐武的機會。女帝豈會不知這點,她隨口提起北海,就是在試探高基的心意。
一旦高基回答不好,就會招致滅頂之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专栏|
凤冈县|
芜湖市|
司法|
汉源县|
会昌县|
江安县|
临洮县|
左贡县|
西和县|
贵德县|
襄汾县|
芷江|
威海市|
红安县|
西平县|
禹城市|
无锡市|
东港市|
林西县|
孟连|
城口县|
洞头县|
阜康市|
济源市|
无极县|
广安市|
临西县|
英吉沙县|
鹤壁市|
炉霍县|
黄大仙区|
孝昌县|
连平县|
扶风县|
固阳县|
桓台县|
贵定县|
高陵县|
科尔|
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