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日一早。 晨鐘響起,清和宮內道士紛紛從住處出來,巡值的巡值,打掃的打掃,請安的請安。 外出后山練功的武修也三三兩兩返回,換衣服準備早課。 “安爐立鼎法乾坤,鍛煉精華制魄魂;聚散氤氳成變化,敢將玄妙等閑論。” “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鼎內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火煮空鐺....” 一段段道人誦經聲不斷傳開。 宮主陳鶴秋站立玄心殿前,靜靜掃視殿前真傳弟子們的早課誦經。 陳鶴秋性情古板肅然,如今年過八十,依舊健步如飛。 因其文武雙修,通習回春凈時符典十二符法,曾外出闖蕩,留下名聲,所以江湖中人送外號:心符道人。 此時陳鶴秋正站立殿門,目光看了一會兒真傳們,便又落到宮門方向。 不多時,宮門外,有山門迎客道人引著五人小隊,跨步入宮。 小隊之人個個身穿官差服飾,腰懸官刀,戴著斗笠型鐵盔,穿褐色硬皮甲。 這是典型的大靈官兵打扮。 為首的一人,穿窄袖綠袍,戴兩翼官帽,身寬體胖,大步走進玄心殿前廣場。 “鶴秋兄,多日不見,別來無恙。”此人看上去年過六十,但開嗓聲音中氣十足。 “鄭大人,可是為山匪之事而來?”陳鶴秋微微一笑,下了臺階主動迎上。 “正是,如今亂軍被擊潰后,分九股主流,其中一股來了我們山省,在被省駐軍擊潰后,再度分散數十支如今不少流入我華新縣。”鄭大人嘆氣道,“如今,本官每天焦頭爛額,可是連休息也不曾安心。” “大人有話但說無妨,能出一份力的,我清和宮自當盡力。”陳鶴秋收斂微笑,鄭重道。 “多謝鶴秋兄體諒,是這樣.....”鄭大人壓低聲音,仔細和陳鶴秋說了一陣。 “自當盡力。”陳鶴秋面色凝重,斷然應下。 “那便最好。”鄭大人面露笑容。 不多時,鄭大人離開。 清和宮敲響集事鼓,召集宮內法師執事,前往玄心殿。 不多時,諸多道人分散,將宮主新的道令傳開。 尚德園和后山之間,有一處間隔過度區域,其中有一亭,名為養生亭。 亭中時常有香客、貴人入內題詞。 此時養生亭中,一劍眉俊朗男子,正與一山羊胡須老道相對而坐, 兩人中間擺放了一炭盆,上方有紫砂茶壺架著,在慢慢熬煮。 這二人一個年輕一個年老,相貌輪廓卻有些許相似。 “無憂,蕭青瓔那邊,還沒拿下么?” 老道伸手揭開茶壺蓋子,濃郁的熱氣夾雜著奶香涌出,化為白氣蒸騰。 這是大靈流行的鹽奶茶。 乳白色的奶茶中,還不時翻滾過幾顆紅艷艷的枸杞。 “之前兩次都沒成,我就打算著靠感情熬,只是蕭青瓔雖越發喜歡我,可每到關鍵時候,總是嚴守禮數,不好硬來。” 年輕道人正是蕭榕的二弟子,陳無憂。 “宮主換位在即,蕭榕的態度很關鍵,他資歷老,人脈廣,好幾個執事都向著他。”老道從一旁調料盤中,抓了小撮鹽,撒進茶壺。 “不要老想著用強,凡成事者,不可留下破綻。尋隙而進,然后小小推一把,便能輕松如愿。” “父親的意思是....?”陳無憂不解。 “今日宮主下道令,要武修弟子外出巡查周圍山林。還要分出品級好手,配合官兵巡查華新縣各地。”老道回道。“不光是我們,還有白鈴寺,黑泉門,都要派人配合,這便是個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