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郭保根撓撓頭,覺得自己好笨。 要不是小師妹在旁邊,他肯定會犯蠢。 “那行,我不去認親了,要是別人問起,我都說不知道。” 顧謹謠:“也不用故意遮掩,順其自然吧。” 一會上了場, 露了手藝,顧謹謠覺得了解郭坤的人應(yīng)該會看出他倆與郭坤有關(guān)系。 畢竟是同一個師父教出來的,一些習慣跟拿手菜色,都是相同的。 一行人上了三樓,首先印入眼眶的是考核須知。 什么不允許交頭接耳,不得擾亂秩序,不浪費食材,不打擾與陷害對方之類。 總之一句話,自己做自己的, 想晉級得靠真本事。 參加第一場比試的有五十幾個人。 顧謹謠跟郭保根當初一起來報的名,但是他們的牌號并不相連,五十幾個人全都被打亂了,以防相熟的人排在一起,無聲交流。 雖說手藝活不像學生考試答案一樣能相互抄,不過要是一個厲害的帶一個小弟,無聲交流一下也會影響另一個人的最終水平,所以號牌在發(fā)出來時就被打亂了。 顧謹謠跟郭保根不在一起,但兩人離得也不算太遠,有十幾張桌的樣子。 第一場考核題目還沒出來,大家面前只有張光禿禿的木桌子,上面空無一物,只擺著相對應(yīng)的號牌。 考核還沒開始,相互打量跟交頭接耳的人不少。 顧謹謠左右望了下,發(fā)現(xiàn)她前后左右都是年長的男士,就算年輕一點的看著也有三十出頭了。 仙肴社的考核, 只要你沒有拿到入社資格,以后想再來,都得從第一場開始。 而且這報名費一點都不便宜,五十一位呢。 所以沒把握的人真不敢隨便來,錢白花不說,主要還得浪費一封推薦信。 自從限制推薦信的次數(shù)以后,私底下這些名額被炒了起來。 賀承祖就說過當年他的一封推薦信名額就賣了一百多塊錢。 顧謹謠打量著別人。 別人也在打量她。 其實當她出現(xiàn)在這里的時候就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