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尖刀來!” 陳博伸出手。 呂詩晴雖然因為陳博的話陷入了超級尷尬,但是一把尖刀還是穩穩遞到陳博手上。 在膝眼部位戳了個小口,關節鏡器械從小口進入,顯示器上找到前交叉韌帶的位置。 確實斷了! 對重建韌帶的來源,現在最流行的還是取自己的腘伸肌腱來編織使用,陳博還是遵照這個標準來做。 又拿尖刀在膝關節偏下部位開了個小口子,這個小口是取肌腱和之后固定肌腱的螺釘的位置。 呂詩晴看到陳博開的那個小口,不到一厘米,然后伸了把鉗子進去,一下子就把兩條小肌腱撈了出來。 這也行? 趙東來副主任做了幾臺這個手術都是她跟的臺,她很清楚。 趙副主任開這個口的時候都要四厘米左右,而且拉開切口以后小心翼翼地分離好久才能找到這兩條小肌腱。 第一次配合陳博的龐明輝也是兩眼放光。 趙副主任手術的時候他也有上臺,他覺得沒有一次取肌腱有這次這么容易。 而且這個口子這么小,也就和肌腱直徑差不多,完全沒有視野。 陳醫生是怎么做到一下子就把肌腱取出來的? 至于馬尚趣,這個全世界最輕松的手術助手,現在就是一個臺上的觀眾。 所以當陳博將取出來都肌腱交給他時,他還沒反應過來。 “發啥呆,編肌腱去!” 陳博看著馬尚趣道。 “蒼天啊,大地啊,母親啊,志玲姐姐啊,我終于有活干了!” 馬尚趣這個全世界最輕松的手術助手這一刻熱淚盈眶。 取好肌腱,接下來就是要打骨道了,這個步驟也是整個手術成敗的關鍵。 陳博需要在膝蓋骨(股骨和脛骨)的兩頭各自打出一個骨道,用來容納新的肌腱。 這個骨道入口出口就很講究。 多數醫生都是憑經驗在一個大概的位置上鉆孔,所以每一個醫生,每一個病號做出來的手術都不一樣。 這也是骨科手術普遍存在的難點,所以縣級醫院能把這個手術做好的醫生不多。 趙副主任前幾個病號鉆這個骨道的時候就反復鉆了好多次才勉強找到一個覺得不錯的位置。 但是手術之后復查片子一看,也只是勉強達到要求,離好好像還差了一段距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