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蒲元獻刀-《三國幼麟傳》
第(1/3)頁
金秋九月,CD西郊,虎步軍左大營,瞭望樓上,有三人呈品字型站立,正舉目眺望遠方。
當中一人正是漢中王劉備。
劉備今年五十有九,多年的戎馬倥傯使得他的頭發染了一層風霜之色,胡子也頗為疏朗。然而他英氣勃勃,神色堅毅,目光湛湛,若只瞧他的面龐,倒更像是個中年之人。
他身后侍立有兩人。
左邊那人約莫四旬,樣貌清收,顴骨微隆,留一片八字胡,面色有些蒼白,身上著一席暗云紋藍色直裾,正是他的謀主、尚書令、護軍將軍法正。
右邊那位年約三旬,身高八尺,頭戴綸巾,手持白羽扇,清秀儒雅,飄飄然有神仙之姿,卻是他的肱骨、忝為軍師將軍、署大司馬府事的諸葛亮。
今年七月,劉備進位漢中王,上還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拜領大司馬。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侯王故典。
故而眼下的劉備有兩重身份。
于大漢朝廷而言,他任大司馬一職;于封地而言,他則是漢中王。
諸葛亮署大司馬府事,代為行使劉備在大漢朝廷的職權,代表得是朝廷權威。
而法正的尚書令一職,卻是屬于漢中王封國內的職銜,代劉備管理領國內務。
數年后,諸葛亮上《出師表》,內言: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宮”指得就是皇宮(眼下為漢中王宮署),“府”指得就是朝廷官府。
當下宮中諸僚以許靖、法正為首,府中屬臣則以諸葛亮、董和為尊。
深秋季節,五谷飄香,正是一年之中收獲之季。
劉備此行正是來視察都江堰重修后,屯田增產之情況。他只帶了兩名心腹謀臣,輕裝簡行,前后走了幾處地方,虎步軍左大營是今日最后一站。
站在高臺,放眼望去,只見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黃澄澄的稻子,顆粒飽滿,沉甸甸地隨風搖曳,飄散出醉人的芳香,一陣風吹來,便掀起一陣陣金色的波浪。
眺望四周,聞著醉人的稻香,劉備面上不時泛起陣陣微笑。
觀望了良久,他才滿足地嘆了口氣,側身面向諸葛亮,感慨道:“若非孔明主持重修都江堰,岷江至今為險,何曾想過能有今日這般豐收景象?今日一路行來,盈車嘉穗,百姓皆是喜笑顏開。益州軍民終可過個好年景了?!?
他這番話倒是發自真心。自他入主益州后,時常征戰在外,尤以漢中一役為最,前后歷時兩年。故而他坐鎮CD的時日并不多,后方內政庶務基本上都由諸葛亮一肩挑去。
諸葛亮聞言后,輕搖羽扇,笑道:“主公總攬全局,臣不過是具行其事耳?!?
邊上法正也是稱贊道:“孔明休要謙虛。尚書臺前日接到綿竹令上報,言其地水田畝產可達三十斛,此實前無古人也。皆因今年都江堰灌溉,水旱由人。而今CD平原可謂是黍稷油油,粳稻莫莫了。這都是你興修水利,勸課農桑之功呀?!?
他與諸葛亮兩人一為尚書令,一為署大司馬府事,權責上雖有重疊,實則各有側重。比起諸葛亮在后方統籌調度,法正更關心的是軍資供及,因這直接關系到北伐之計。
故而頓了一頓后,又問道:“漢中一役,我軍雖是大獲全勝,可是私底下卻幾把益州府庫搬騰一空,光是糧草便用了足足二百萬石。眼下軍糧匱乏,后繼乏力,依孔明之見,幾年可以補足倉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麟游县|
安丘市|
宁夏|
红桥区|
弋阳县|
金湖县|
四子王旗|
化州市|
两当县|
全州县|
河西区|
资溪县|
新化县|
双流县|
璧山县|
崇礼县|
成都市|
长垣县|
塘沽区|
芦溪县|
通城县|
临城县|
广宗县|
交口县|
屯留县|
波密县|
黄梅县|
吐鲁番市|
南京市|
浮山县|
上蔡县|
治多县|
邳州市|
岑巩县|
元朗区|
安化县|
镇康县|
上饶县|
正阳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