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力勸法正-《三國幼麟傳》
第(2/3)頁
法正才思敏捷,一封書信頃刻間揮毫而就。馬鈞接過墨跡未干的信箋,又是一番感恩戴德。
眼見正事了結,法正抿了口茶水,似不經意問道:“伯約,德衡,我等皆出自關中、隴西一帶,你們可知蜀人管我等叫什么嗎?”
姜維道:“可是東州人嗎?”
“不錯,這‘東州’一詞本意為益州以東,也貶指外地人士。僅從這一字,足可見蜀中世家排外之心尤甚矣。”
姜維笑道:“不過尚書令屢獻奇策,深受主公信任,乃是當朝大員;李輔漢(李嚴官職輔漢將軍)文武雙全,出鎮南中;孟宜都(孟達官職宜都太守)豪取房陵,功勛卓著,皆一時之杰也。”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姜維所提的這幾人,皆是東州派中的實權人物,在蜀漢朝廷中也是舉足輕重。他這番話果然引得法正哈哈大笑。
“既我等皆為東州之人,伯約,德衡,但有閑暇,徑直來余府上便是。”
法正這番話說得露骨,意思是你們是關中、隴西人,自然也是我東州派的人,日后就跟著我法正法孝直混吧。
姜維見他心情大好,遂試問道:“不知尚書令,如何看待前將軍水淹七軍一事?”
法正心中一緊,眼前這個少年初來乍到,卻不知為何打聽這等機密之事。他收起笑容,反問道:“伯約可知前將軍攻打襄樊的初衷嗎?”
姜維微微一笑,走到法正跟前,他拿手指沾了沾茶杯,以指當筆,以水做墨,粗粗幾筆,就在案幾上畫出荊州的輪廓。他又在圖中點了幾點。
“尚書令且看此圖。漢中大戰前后,主公派少將軍(劉封)、孟太守(孟達)取了上庸之地,此地往西是漢中,往東是襄陽,往南是南郡。我國得上庸,則漢中、南郡連成一片,只需一心應付北面之敵便是。
若曹魏得之,則于我國而言,形勢大變。上庸猶如插入我國腹心之利刃,將漢中、南郡兩地割裂,兩地俱是腹背受敵,而且從此荊、益二州通道只剩永安、秭歸、宜都一線,不僅往來不暢,守土所需兵將錢糧,亦將倍于前矣。
而上庸之險,在于襄陽。從襄陽發兵至上庸,五日可至。故欲守漢中、南郡則必保上庸,欲保上庸則必取襄陽。
故末將判斷,此正是前將軍發動襄樊大戰之情由也!”
法正聞言,胸中巨震。
姜維所說的,正是此前劉備、孔明還有自己三人定下的襄樊之戰的意圖。此子不曾參于,竟然僅憑著自己的判斷,就能推斷到如此滴水不漏!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积石山|
南部县|
荣成市|
澄城县|
临泽县|
阿拉善盟|
翁源县|
喀喇|
东明县|
雷波县|
崇仁县|
咸宁市|
安化县|
通化县|
黔西|
青海省|
金堂县|
五指山市|
关岭|
邵阳县|
驻马店市|
徐州市|
四会市|
名山县|
阜阳市|
云南省|
高邮市|
固原市|
永安市|
固原市|
依安县|
方城县|
准格尔旗|
咸阳市|
广宁县|
萨迦县|
阿拉善左旗|
宝鸡市|
霸州市|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