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秭歸-《三國幼麟傳》
第(2/3)頁
他憂心忡忡,故而在第二日,一俟離了CD城百余里遠后,就將隨行的五百名押送犒賞物資的兵士役夫交于軍頭統領,并留下姜武監督。
他自己則帶了羽林衛三百精騎日夜兼程,沿著蜀道向東進發。
與他同行的除了句扶、沈峰,林航外,還多了關興。說起來,關興能一道同來,倒是在他的意料之外。
想那關興剛到蜀中不過兩日,按理說不僅要代表父親關羽陪劉備說說體己話,也要同張苞、糜威等兒時伙伴好生團聚一番,理應在蜀中呆上一段時間才是。
但臨行之日,前來送行的馬良與他語重心長說了一番話。姜維隱約聽到“君候箭傷未愈”、“戰事吃緊,正是用人之際”等語句。關興考慮片刻,當場決定與姜維同行回歸荊州。
從益州CD到荊州江陵,全城約莫一千六百余里,雖然有些河段通航,但眾人皆為騎兵,不便行船,只能步行。
姜維本欲效仿虎步隴右的夏侯淵,以三日五百、六日以一千的速度急行軍。然而蜀道艱難,地勢險惡,以“地崩山摧,天梯石棧”形容絲毫不為過,好些地方只能容一人通過。也有好些岔道,看著是通衢大道,實則是死胡同一條,如此一來行軍速度不免受到影響。
好在此路關興剛剛走過一遭,故而沿途極為熟稔,判斷路徑極少出錯,一路住宿打尖的地方也是了然于胸。在他的引導下,一行三百騎輕裝簡行,日夜不間斷得趕路,終在十五日后,趕到了荊、益交接地界。
待出了益州地界,出于安全起見,姜維又派出林航領本部十余騎作為探馬先行一步。如是終于在十一月十五日傍晚日落時分,堪堪趕到了秭歸城。
秭歸乃是屈原故里,商朝時期為歸國所在之地;西周朝為夔子國;戰國后期稱歸鄉;漢朝置秭歸縣。雖然是個規制較小的縣城,但此地西臨益州巴東,東接荊州夷道、夷陵縣,北面群山環繞,僅有一條山道可通房陵、上庸二郡,向南可抵達武陵五溪蠻族聚集之地。可謂是溝通荊、益二州,連貫東西走向的重要通道,蜀漢朝廷也在此派駐了千余名士兵駐守,由縣長、縣尉統領。
秭歸的縣長叫做詹晏,下午得了林航的報信,早早命人在城中備下熱水熱飯,自己則領著縣尉陳鳳,城中豪族代表文布、鄧凱等人在城外迎候。
等到姜維一行人到來,雙方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閑聊間,姜維察覺到眾人臉上雖然掛著笑容,卻笑得十分勉強,甚至還有幾人流露出隱藏不住的憂色,這不免令他有些焦慮。
眼見天色已經不早,詹晏忙請眾人進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兴市|
永清县|
宽城|
本溪|
莱州市|
高尔夫|
丹江口市|
绥棱县|
监利县|
周至县|
徐水县|
葫芦岛市|
泰安市|
泰安市|
林州市|
静海县|
中阳县|
夏邑县|
阿拉善右旗|
乌什县|
玉田县|
五常市|
新泰市|
长海县|
尼勒克县|
城市|
鹤庆县|
始兴县|
潮州市|
舒兰市|
区。|
汉源县|
渝中区|
蓬溪县|
什邡市|
海安县|
绥阳县|
宁城县|
武夷山市|
甘孜县|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