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劉備稱帝-《三國幼麟傳》
第(2/3)頁
如這說此前各地進(jìn)報(bào)祥瑞、學(xué)者上書算是隱約的提醒,那么這封聯(lián)名的奏章便算是朝臣正兒八經(jīng)上上書勸進(jìn)了!
哪知劉備卻怒斥上書者要陷他為無父無君之輩,并下令此事就此作罷,不可再提。
再半個(gè)月后,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勛黃柱、少府王謀等聯(lián)名上奏:
“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jù)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咸思劉氏。今上無天子,海內(nèi)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后上書者八百余人,咸稱述符瑞,圖、讖明征。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孝經(jīng)援神契》曰:‘德至淵泉則黃龍見’。龍者,君之象也。《易》乾九五‘飛龍?jiān)谔臁笸醍?dāng)龍升,登帝位也。又前關(guān)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xiàn)玉璽,璽潛漢水,伏于淵泉,暉景燭耀,靈光徹天——
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于漢中。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應(yīng),非人力所致。昔周有烏魚之瑞,咸曰休哉。二祖受命,《圖》、《書》先著,以為征驗(yàn)。今上天吉祥,群儒英俊,并起《河》、《洛》、孔子讖、記咸悉具至——
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祗降祚,圣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考省《靈圖》,啟發(fā)讖、緯,神明之表,名諱昭著。宜即帝位,以篡二祖,紹嗣昭穆,天下幸甚。臣等謹(jǐn)與博士許慈、議郎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
劉備大驚失色,直言德才不足,斷然予以拒絕,隨后甩袖便退回漢中王府,從此閉門謝客。深居不出。
但勸進(jìn)一事,猶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群臣自然不依,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聚眾圍堵漢中王的寢殿三日三夜,哭訴哀嚎,聲情并茂懇請漢中王出來主持大局。
期間,諸葛亮因?yàn)閼n思過度,竟然病倒在床,一臥不起。
面對群臣持續(xù)不斷的勸進(jìn),劉備在再三推辭未果之后,終于點(diǎn)頭應(yīng)承下來——
盡管朝中明眼之人皆心知肚明,漢中王登基為帝,算是為漢室延續(xù)昌運(yùn)唯一之辦法,是有的放矢,勢在必行之舉。即便如此,這三推三讓之戲還是得做足了,無他,于正統(tǒng)計(jì),于名望計(jì)耳。
他這一點(diǎn)頭應(yīng)允,元從舊派、荊州官員、東州人士,親劉的益州人士,皆喜極入告,額手相慶;部分親曹之益州世家近期亦被劉備之鐵腕壓服,亦呈畢恭畢敬、從風(fēng)而服之態(tài)。
消息散播到民間,百姓們更是心潮澎湃,群情鼎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阿巴嘎旗|
定远县|
张家港市|
高唐县|
环江|
天柱县|
清水河县|
凤冈县|
斗六市|
浦城县|
永定县|
东明县|
三河市|
哈尔滨市|
台东市|
随州市|
北碚区|
晋宁县|
武冈市|
林周县|
长垣县|
乌拉特后旗|
平山县|
伊金霍洛旗|
金堂县|
拜城县|
梁山县|
青龙|
新宁县|
八宿县|
兴隆县|
双鸭山市|
进贤县|
永寿县|
普陀区|
万盛区|
龙岩市|
富裕县|
义乌市|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