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六十九章 天下大勢-《三國幼麟傳》


    第(1/3)頁

    距離南中千里之外的成都宮城之中,劉備與諸葛亮正圍爐而坐,討論天下大勢,太子劉禪一臉恭敬,跪坐一旁。

    自曹丕篡漢一來,劉備心心念念得便是發兵北伐,他時刻關注曹魏與孫吳朝野動向,靜候“天下將變”之機。

    故魏吳兩處每有消息傳來,他就要召請諸葛亮商討一番。而劉禪年歲漸長,劉備有心讓他多見識歷練,也時常帶在身邊。

    今日的議題,是細作從洛陽方面傳來的曹魏正在實行的九品官人法。

    諸葛亮羽扇綸巾,對此早有準備。他羽扇輕搖,從容道:

    “九品官人法之始,在于不久前蔣濟上表之《萬機論》八卷,論曰:夫君正之治,必須賢佐,然后為泰。曹丕稱善,隨后陳群獻九品官人法,言:天朝選用,不盡人才。曹丕從之,乃行九品官人之法,至今已有月余?!?

    劉備不解,疑問道:“何謂九品官人法?”

    諸葛亮解釋道:“曹魏所行之九品官人法,乃是在在郡中選置中正,自公卿之下直至郎吏,德行才干均由中正評定。評定以中中為普通,往上直到上上,往下直到下下,共計九品。通過評定者,列入九品之分,其后方能量才授官。”

    劉備追問道:“大漢立世凡四百年,有舉茂才、推孝廉諸般銓選人才之法度,曹丕竊據中原,人才濟濟,何故行此法?”

    諸葛亮沒有直接回答,卻道:“曹操死時乃是建安二十五年,因其之死,天子改號延康元年。延康二字,有延續小康之意,毋寧體現了天子希望維持當下局面之期盼。天子亦試圖通過改元之舉,打壓曹魏篡位之氣焰?!?

    劉備頷首道:“不錯,正是如此。”

    諸葛亮又道:“然則漢賊曹丕已有篡位之心,更愿視建安二十五年為大漢最后之年份,故在天子改元不久,曹丕旋即再次改元為黃初。管中窺豹,延康、黃初之爭,實乃天子與曹氏之爭,已到難以調和之境?!?

    劉備面現怒容,悶喝道:“亂臣賊子,朕恨不能生啖其肉!”

    他深吸一口氣,壓下怒意,又問道:“只是,曹丕篡位與行此法又有何干系?”

    諸葛亮道:“曹丕篡位之途,絕非一帆風順。心懷大漢之忠臣雖歷經曹氏數番清洗,然則大漢綿延四百余年,國恩浩蕩,漢臣斷無在旦夕間盡數改弦更張的可能。更何況,曹氏殺孽深重,昔日殺皇后伏氏,開國名臣之后的耿氏便對曹氏多有違抗。故曹丕在篡位后,為求穩固權勢,對于漢臣之拿捏便當提上日程。他行九品官人法,修正對官吏的選拔之法,將官員評定、任命之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原是如此。曹丕此舉,倒頗有乃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之氣概。”

    劉備終究人中龍鳳,稍一點撥,便領悟過來。

    他本想再問得細些,忽見在邊上一直沉默傾聽的劉禪居然也在緩緩點頭,一副頗有心得的模樣。

    他心中訝異,有心考教,便側首問道:“阿斗,你懂得這九品官人法之要了么?”

    劉禪不料突然被父親點名,渾身一顫,旋即跪坐而起,稍作沉吟,抱拳回道:

    “孩兒以為,郡縣中的中正官對大漢官員進行評定時,定會受到曹丕那廝的授意。哪個聽話,哪個就能得上品之評價,哪個不聽話,那自然只能得下品之評價。漢臣們若要在曹魏治下保全官位家世,焉能不遵循此法?如此一來,曹丕可便可在不動聲色間,迫使漢臣俯首稱臣。此人行事,當真陰險啊?!?

    說到這兒,劉禪抬頭看了劉備一眼,小心翼翼問道:“也不知道孩兒回答得對不對。”

    劉備卻是愣住了。劉禪這一番話深入淺出,將曹丕行九品官人法的緣由解釋得鞭辟入里,顯然已經完全理解了曹丕隱藏在此法背后的政治意圖。

    “阿斗平日學習經義,只會哈欠連天,進展極慢,不想對于政事,竟有這般見識?”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台市| 恩施市| 珠海市| 普兰县| 仙桃市| 乐亭县| 樟树市| 镇沅| 临高县| 克什克腾旗| 博湖县| 大悟县| 磴口县| 南溪县| 武邑县| 太和县| 合江县| 阜宁县| 十堰市| 株洲县| 南丹县| 孟州市| 英山县| 隆德县| 咸丰县| 德钦县| 宁蒗| 阳曲县| 桐梓县| 泽州县| 通州市| 阳信县| 锦屏县| 广昌县| 曲麻莱县| 西乡县| 内黄县| 垦利县| 宝坻区| 吴江市|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