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南中盟會-《三國幼麟傳》
第(1/3)頁
召集南中諸郡的豪族部落參與滇池之會的傳令兵如流水般被派往四方,與此同時,滇池之戰官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旋即傳播于四方。
群豪眼見強如雍闿者,也扛不住官軍強攻,一日即告落城,從此態度驟轉,滇池之會由是應者云集。
十日后,會盟于谷昌草海畔如時召開。
參與的豪族代表,有孟、焦、雍、婁、爨、量、毛、李諸氏,參與的部族,覆蓋夷、羌、叟、濮、蠻等大小部族,南中菁英,咸聚于此。
姜維推了李恢作為主持者。
鄧方在世時,用個人的人脈、魅力與各族各家相交,勉強維持一個的“粗安”的南中,大抵還是“為政不難,不罪巨室”這一套。
但到了李恢這一任,經過連番大戰,官軍先后剿滅高定、朱褒、雍闿,這三家的人口、田地便被盡數抄沒,鹽鐵礦產接連收歸府庫所有,官府由是實力大漲,一躍凌駕于南中諸大姓大族之上,再無一家一族可與抗衡。
而且,官軍戰力之盛,器械之精,已然深深烙印在諸人心中,再無一個人敢于輕視官府的權威,乖乖俯首稱臣。
此番滇池之會,在確認大漢與諸部諸氏權屬關系的基礎上,大抵就是以盟約之方式,厘定各家各部之權責義務。
譬如大姓之家,再不可藏匿人口,逃避各項賦稅徭役之舉,作為回報,官府允許大姓參與新探勘鹽鐵礦藏,甚至是茶園之經營競拍。
山野部落,也當根據部族人口,進獻諸如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物,如官府所需超出進獻額度,則需用糧食、酒、鹽、絲等物資進行采買。
如此,不僅保證了官府對部族的掌控,部族也不至于因苛征而再次造反,總歸是有了章程的約束。
李恢本就是南中人士,熟知各家各部的實力,又有孟琰、爨習、孟獲諸人全力輔助,故定制的辦法尤接地氣,切實可行,頒布后,各家各部齊稱善法,一時皆大歡喜,再無一人復存反叛之心。
立威立德,由是行焉。
冬日暖陽,照得與會諸人暖意洋洋。
李恢擇一山明水秀處,攜了諸部殺牲歃血,告誓神明,若有背違,欲令神加殃咎,使如此牲也。
盟畢,取各部進獻的珍饈美味,美酒佳肴饋飧諸人。
諸部既已心向往之,再無一絲忸怩,盡皆開懷痛飲,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此時,功成身退、再不曾拋頭露面的姜維,正一一召集有功之人座談,他決意在北歸之前,對戰后南中的人事,作出妥善安排。
首當其沖,便是自成都起便一直跟隨于他,后屢立戰功、沉穩得當的霍弋。
“紹先,你擔任中庶子時,盡言規諫太子,甚為得體。南中蠻夷作亂,領無當軍,率軍討伐,斬其豪帥,郡界寧靜,進退有利,朱提大姓,深深敬服于你,某擬舉你代朱提太守一職,望你能從善如流,成一代名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泰县|
汾阳市|
宁远县|
三台县|
天台县|
天津市|
周口市|
宣威市|
娄烦县|
会东县|
房山区|
玉田县|
通化市|
长春市|
辽阳市|
阳曲县|
嘉善县|
广宁县|
靖安县|
兴业县|
龙泉市|
霸州市|
祁连县|
察雅县|
新津县|
夏津县|
穆棱市|
深水埗区|
马龙县|
万宁市|
平江县|
桐庐县|
江口县|
闵行区|
芷江|
得荣县|
龙泉市|
巴塘县|
久治县|
开鲁县|
盐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