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1021個人呢?過來吃屎!] 這一句霸氣的評論真是直白又扎心,點贊的基本上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 雖然誰都知道賭咒發誓的那些人不過是放嘴炮過癮罷了,吃屎是斷斷不會,但只看這帖子一直飄在首頁,這條艾特他們的評論點贊數不斷上漲,恐怕心里的滋味也比吃**強不到哪去。 1021個檸檬,心碎榨出汁兒來夠酸上天了。 寧馥看過也就是笑笑,倒是許久沒出來刷存在感的系統發出了提示音—— [叮—— 當前任務:我生蓬蒿里,欲競松柏高 任務進度:40/100] 之前的課程作業完成時系統只給了20的積分,在調查視頻播出后增加了10積分,這次拿到“十青獎”又增加了10積分。 寧馥也摸出了這個世界系統的評分規律。 ——影響力。 這是對記者最直觀的評判標準。 一個好的記者,他的名字可以默默無聞,他的報道卻要振聾發聵。 一個好的記者,他的筆鋒越是尖銳,他的心臟就越是純粹。 國家和社會,都是駛向歷史的航船,記者,就是日夜瞭望星辰和暗礁的觀察者。 臺里似乎對寧馥獲得提名、緊接著又獲獎的事一點都不驚訝,但顯然對她更添幾分看重。如果說之前調查記者部的主任鐘華親自邀約,三番五次催促人事部門給她擠也要擠出一個編制來已經是令人瞠目結舌的待遇,那么這回十青獎的頒獎名單一出來,寧馥的名字就等于在整個中視都掛上了號。 給她祝賀的人也都更真心實意了。 如果一個和你水平差不多的同事受領導看重,你心中自然不痛快,憑啥她處處好我就不行? 可如果人家水平實在太高,是你拍馬也趕不上的,那份兒妒忌自然也就全成徒勞了。 通俗一點來講,就叫做望塵莫及,只有膜拜。 寧馥當然也上道。提前攢好了錢,請大伙吃飯。 鐘華也賞光了,雖然作為整個調查記者部的大頭領、大當家,這位爺平時不怎么參與大伙兒的私下聚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酒量不好。 記者這一行壓力大,不僅僅對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高,對體力精力的要求也不低——否則幾個通宵的片子審下來、幾個小時頭腦風暴的選題策劃會開下來,人就熬廢了。 因此干這一行沒幾個不抽煙不喝酒的,平時如果下班早,大伙也愿意搭伴喝點,權當解壓了。 但鐘華外號機器人,煙酒不沾。 他這回來,算是非常捧場了。 寧馥跟他碰杯喝了兩口橘子味的果汁,他就要回臺里加班。 寧馥送出門,她對鐘華不像部門里其他人那么別扭——鐘華比大多數老油條年輕,卻已經身居高位,又脾氣古怪,部門里幾個人服他是服,可也實在談不上多么親熱。 寧馥直截了當地問:“十青獎是您給我報名的么?” 想來也不會有別人多管這份閑事。 鐘華倒是沒想到她這么直白,“不是?!? 他聳了聳肩膀,“也算是吧?!? 寧馥皺眉。 鐘華看她的神情,露出個笑來,“別人都有推薦單位,你不能沒有?!? 他理所當然地說:“自薦會被刷下去的。那些人只看單位選送,自薦的材料對他們來說不過就是一堆數據垃圾。” 這話……可說的太不怕得罪人了。 只聽他又道:“你的期末作業,比90%干了十幾二十年的人強,就算是拍馬也追不上你。弄出那種爛玩意充斥傳媒,他們該去吃屎?!? 是個狂人。不但他自己狂,吹起彩虹屁來也帶著一股子狂妄。 寧馥沒敢問他是不是看論壇了。 她問:“你是剩下那百分之十么?” 鐘華看她一眼,笑了,“是?!? “我等你拍馬來追?!彼?。 鐘華回單位盯剪輯的事去了。 女囚的報道是整個部門的心血,他更是最后的把關人,東西明天要給臺里送審,就算調查記者部的東西從來都是優先審優先過,也免不了要說話管事的人親自去盯著。 這期女囚專題的名字已經擬好了,叫做《女囚之罪》。 講這些原本柔弱的女人,怎樣一步一步地在家庭暴力的折磨下走向不歸之路。 講在怎樣的情況之下,羊會去殺豺狼。 她們犯下的都是重罪——被人逼出來的重罪。 不得不犯的罪。 奮起反抗的罪。 人,都是先不被別人當做“人”來對待,才會慢慢地失去為人的底線。 這題目透著的反諷太過尖銳,領導不太同意。 “你們這樣是不能過審的?!鳖I導也是語重心長,“總要考慮社會影響。如果連審都過不了,想要沖黃河獎就難了?!? 黃河獎和十青獎可不一樣。 十青獎還有個限制,是給青年記者的,但黃河獎的范圍覆蓋整個新聞界。這是全國最頂級、業內認可度最高的獎,是新聞業的標桿。 黃河獎三年一評,只有五個獎項,分別是新聞獎、攝影獎、社論獎、特稿寫作獎和調查性報道獎。 據說黃河獎的獎杯很漂亮,寧馥還特地去搜了一下圖片。獎杯的杯體是一顆流光溢彩的星星,不知道什么材料,反正好看。 剛好和十青獎的獎杯顏色也很配套。 寧馥不敢看了,趕緊被圖片從手機里刪除,她生怕把自己哪個奇怪的開關再打開。摸摸嶄新的十青獎獎杯,寧馥告誡自己:收集癖不能在這兒犯! 十青獎的組委會把獎杯和獲獎證書等頒發了,寧馥才知道自己的推薦單位是哪—— 居然是c大新聞學院。 院長給寫的推薦語,剛剛評上副教授的新聞采寫課老師杜學勤親自給組委會展示了天南市公安局頒發給寧馥的那面錦旗的復制品。 c大已經好幾年沒有推薦過學生作品了。但作為新聞傳播學界最頂級的高等學府,傳媒圈子里從記者到主播,從編輯到后期,c大“出品”向毛細血管一樣延伸在傳媒界的各個領域,地位非同一般。 ——論壇中言之鑿鑿是自薦,誰想到這個20歲的獲獎者,背后是c大的背書呢? 就連組委會剛看到這份單位推薦,也都有些不可置信。 但能拿到新聞學院院長的保薦,就算是個學生作品,也絕對劃不到數字垃圾那一堆里頭去。他們就打開作品看了一眼。 ——也幸虧看了這一眼。 這樣的記者,過個十來年二十來年拿黃河獎了,人家一扒出來,誒,怎么沒得過十青獎?。吭僖豢磁对瓉肀煌扑]過,可是這么好的、質量明顯能進前十的作品居然被刷了…… 是看不起人啊還是拿評選當兒戲啊? 到時候他們后悔都沒地兒后悔去! ——敢情,鐘華上回去學校找他們院長,是為了十青獎推薦這個事兒? 鐘華背著她干的,她也不必去說一聲謝謝了。 寧馥也是頭一回碰見這樣的人——個性太強,太獨。 鐘華對她的態度就是:我高看你,也不會問你的意見,對你就是全方位的贊賞+提拔,你也別來說謝謝,我是為了工作,為了這股子看不得明珠蒙塵的強迫癥的勁兒,沒有和你交朋友的意思。 鐘華跟臺里領導僵了三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