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鄉試(二)-《寒門科舉之路》
第(1/3)頁
一般鄉試分三場進行,每場時間是三天兩夜。鄉試題目一般都是由主考官自行擬定,考題須于考試前一日刻印完畢。
他們在八月初九卯時三刻,聽到炮聲后才進場。只要一進場,就要到十七早上才能出考場。當然考官們也同樣如此,但待遇可比他們這些秀才強多了!
董釗吐槽道:“鄉試最可怕的就是要在里面住九天,上次我在里面時,到了后面兩天,感覺已經神志不清了,最后一天題還沒做完,我就被抬出來了。
還有我帶去的饅頭都已經發霉,最后只能自己煮粥喝,煮的味道也怪怪的,粥還沒喝完我就暈了過去。”想起三年前的事,他就一臉苦澀。
當年年輕不懂事,以為鄉試還好就待九天,沒想到最后他是躺著出來的。
眾人看著董釗臉都發白了,心有余悸的樣子,對于鄉試考場的環境也多了許多擔憂。
鄉試的正副主考官都是由朝廷直接下派的欽差大臣充任,翰林院的兩榜進士的官員,身居四品才能擔任主考官。
除了主考官外,還有四個同考官,總體就是由本省巡撫、總督等官員充任,還有其它官員若干。
改卷子的時候,官府請來整個省的大儒或的高級官員(三品以上)請來一起閱卷。多數人的層層監督,就是為了減少作弊的可能。
全部卷子都是糊名,考生不得在試卷上做出答題以外的標記,不然成績多少,都將作廢論處。
眾人聽了董釗的話,真的是擔憂,但還是乖乖地站好排隊的范圍提著自己的考籃。
考籃里放了卷袋、筆袋以至包菜包蠟的油紙,都收拾得妥貼;底下放著的便是飯碗、茶盅,又是一分匙箸筒兒,合銅鍋、銚子、蠟簽兒、蠟剪兒、風爐兒、板凳兒、釘子錘子,米、茶葉、咸菜疙瘩、用油紙包好小包的肉干,桐油、茶油、干蘑菇、還有幾件薄衣,蠟燭,驅蟲藥包,雄黃藥包和解暑和治拉肚子的藥,還準備了個厚點的口罩等等這些想著應該帶齊了。
帶風爐兒適合用在考場煮熱水或煮點吃的,用油做燃料,這樣再前面幾天吃衙吏那買的飯菜湊合下九天應該能過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昆明市|
涿州市|
拜泉县|
伊金霍洛旗|
武夷山市|
咸丰县|
饶阳县|
得荣县|
融水|
白水县|
柯坪县|
牙克石市|
中西区|
白银市|
怀集县|
永修县|
攀枝花市|
桂平市|
郓城县|
鹿泉市|
瑞丽市|
长海县|
逊克县|
彝良县|
乐至县|
阿克陶县|
桂平市|
临朐县|
卢氏县|
玉龙|
深水埗区|
隆子县|
玉山县|
渝北区|
闽侯县|
武宁县|
新丰县|
丹巴县|
莒南县|
虞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