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嬌妾為后》
第(1/3)頁
第71章
承熙二十二年二月,鄭愈的師兄原西北大將周原被提為掌管西北和西坪五都司的后軍都督府正一品右都督。
三月初周原攜家眷其夫人林氏以及三子入京。
依著大周的例律,正二品以上地方武將的嫡子八歲之后都是必須留在京中和皇子皇孫一同入讀皇家書院的。
此例在前朝就有,開國之后本朝武將亦并不抵制,因為他們都是地方大將,曾經或還都是皇帝的心腹大將,深知皇帝的信任尤為重要,所有嫡子留在京中,雖有為人質之嫌,但能同皇子皇孫一同入讀皇家書院,有幸者或還能成為太子伴讀,這對家族和下一代的前途都是猶為重要的,所以本朝此例便仍是保留了下來。
周原長子周武擇已經九歲,舊年便已住在了京中外祖家,次子周武安七歲,幼子周武軒三歲,下一年次子也要留在京中,周原和妻子林氏商議之后,便借回京面圣之際一同回京,除了看看長子之外,林氏卻是打算暫時不再跟丈夫回西北了,而是在京中住上一段時間,直到看長子和次子都適應了京中生活再說。
他們在行到半路之時又遇到了從北疆入京準備投奔鄭愈的崔老夫人和崔二姑娘,鄭愈亡妻的祖母和繼妹。
彼時崔二姑娘還差點被人“強搶民女”,周家遇上,正好救下了崔二姑娘。
崔姑娘的父親崔將軍崔鴻暢也是周原的舊識,崔將軍已逝,崔家落魄,況且崔家和鄭愈又有那樣的淵源,在這種情況下遇上,周原于情于理都不能置她們于不顧,正好自家夫人也在,就順帶著帶崔老夫人和崔二姑娘一同回京了。
周原是武將,后宅又簡單,不會在后宅之事上想太多,但周夫人卻是出身京城的世家之女,心思向來靈敏。
周原是鄭愈師兄,當年在北疆之時兩家就走得近,她也是知道鄭愈和崔大姑娘那門親事到底是怎么回事的。
崔家在北疆又不是過不下去,好端端,崔老夫人干嘛帶著崔二姑娘來什么京城?
所以這一路上,周夫人林氏不過是略略試探上一二,崔二姑娘心思不明,但崔老夫人的意思卻是看得一清二楚了。
西北和北疆素來都有妻亡再續娶小姨子的風俗,一來為的是再續兩家姻親,二來也是怕娶后娘虧待前頭生的孩子,小姨子終歸要比娶外頭的要放心些。
崔將軍是軍功升上去的,崔家并非什么世家大族,崔老夫人就是一普通的老婦人,崔將軍當初為救鄭愈受傷再不能上戰場,崔家便已沒落了下來,崔將軍又不是貪腐之人,家中并沒積蓄下多少銀錢,崔家婦人又不善持家,及至崔將軍過世,崔家更是落魄。
崔老夫人享受過一陣的榮華富貴,過過眾人追捧的生活,自然難以忍受落魄的生活。
好在崔二姑娘生得花容月貌。
其實在北疆也有家境不錯,看在崔將軍的面子上上門向崔二姑娘提親的人家,奈何不論是崔二姑娘本人還是崔老夫人她們都看不上這樣的人家。
“孫女婿”居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殿下?
天哪,這樣的潑天富貴,崔老夫人如何能放過!
……
到了京中之后崔家也沒個住處,周家在京中倒是有一座御賜的將軍府,這人是周家給帶上京的,總也不好趕走,周家好人做到底,便也只能將崔老夫人和崔二姑娘繼續留在了將軍府。
這日周原上朝面見承熙帝和太子朱成愈之前,林氏給他整了整朝服,欲言又止道:“夫君,昨日崔老夫人帶著崔二姑娘過來說話,問我何時能帶她們去見見太子殿下……這若是良娣娘娘尚在東宮之時便也罷了,偏偏良娣娘娘又不在東宮。
夫君,此事您要不要跟太子殿下提上一提?”
縱使知道崔老夫人心思不妥,可他們也不能代太子殿下作任何決定,該稟告的仍是要稟告。
想到自己家這是給太子殿下帶了個什么樣的麻煩入京,林氏就有些不安。
周原掃她一眼,看她有些憂心的模樣有些好笑,道:“珉衡……太子殿下是什么樣的性格你還不清楚,說上一聲,他自會派人安排,你顧慮這么多做什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会市|
青岛市|
翁牛特旗|
宜黄县|
宣威市|
南华县|
和平县|
商城县|
皋兰县|
济源市|
安宁市|
射洪县|
北海市|
鄄城县|
周宁县|
阿拉善左旗|
桐柏县|
延寿县|
蓬溪县|
定襄县|
东城区|
苏州市|
郯城县|
绵阳市|
察隅县|
黄梅县|
土默特左旗|
全州县|
潮州市|
洛扎县|
原阳县|
都兰县|
巴林右旗|
公主岭市|
西乡县|
扶余县|
双牌县|
乳山市|
个旧市|
苍溪县|
武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