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再無關系-《大道之上且徐行》
第(1/3)頁
燕尾山,土地荒涼,亂石叢生。
即便連個簡易搭建的山神廟都沒有,更別提會有什么庇佑一方的山神肯入住其中了。
早些年的燕尾山并不這樣,雖比不上否去山那般生機盎然,可也算得上是綠茵成片,其中不乏有百年千年的參天大樹。
而它之所以成為現如今人們口中的不毛之地,則全拜那一分為二的山峰所賜。
在千年前,這奇異的山峰還曾引起過當地人,乃至三教眾人的一次爭論。
有讀書人說是因為儒家初代圣人架筆所成;村口的廟祝覺得是道祖開山所致;途徑此地的和尚所言就更為離譜了,說之所以有這模樣是因佛祖路過,山峰自行而開為其讓路。
爭來爭去終歸還是沒有個定奪,既然沒有定奪,那山也就沒了歸屬。
于是沒幾年,山下不遠處起了一家書院、一座道觀和一間寺廟,皆起名望山二字。
本著自己不拿就便宜別人的想法,這山不出二十年便氣運枯竭,原本生機盎然的地方轉眼便成了現在這般光景。
現如今這山下早就沒了當年的輝煌,其中道觀與寺廟加起來也不過倆人而已。
許初一蜷縮在兩峰之間,始終想不明白這風為何如此的邪性,無論自己如何躲避,身上肌膚如同刀刮一般。
少年想來想去,決定不再一味避讓,直接從石頭后走了出來,強忍寒風,擺出了一人守關隘的拳架子。
既然曾經于云端之上能夠受住天地間的罡風洗禮,那么眼前的山間野風估計也不再話下。
可許初一想錯了,即便他腳下猶如生了根一般,卻依舊難抵侵擾周身的風勢。當年那些百年千年的大樹都為難扛住,被一一連根拔起,更何況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呢?
那些從四面八方的涌來的風甚至形成了龍卷之勢,朝著少年而去。這讓少年不禁有些害怕起來,下意識的用符箓幻化成一堵水墻,想要阻擋眼前龍卷風的走勢。
不知道應該算是弄巧成拙,還是機緣巧合,那風裹挾起水墻,反倒是形成了一道不小的水龍卷。
這場景讓許初一眼前一亮,頓時明白了這風的好處。
少年撤回符箓,不再抵擋,索性仗著自己的體魄任由龍卷襲來。
山下的望山觀,一個女道士抬起頭,看著兩峰之間那個隨風左右搖曳的少年,從被風拖拽到御風游曳,只覺得這場景好生的熟悉。
玩夠了的少年站立于龍卷之上,一個側身翻落,卻又被風給托了起來。
少年朝著山下的書院瞧了瞧,想了許久后,覺得這樣下去實在太過難看,少了些風流瀟灑,于是四張符箓從他袖中飛出。
站樁已經有些年頭的少年立于兩張符箓之上,另外兩張符箓化風而起,托起了他腳下的兩張山字符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芷江|
临泽县|
汝阳县|
城固县|
马山县|
仪陇县|
临澧县|
扬中市|
南开区|
伊金霍洛旗|
南江县|
安化县|
涟水县|
搜索|
祁连县|
思茅市|
遂溪县|
大兴区|
台湾省|
太保市|
承德市|
从江县|
新宾|
崇州市|
江达县|
凤城市|
桐梓县|
务川|
古交市|
郧西县|
凭祥市|
南华县|
岢岚县|
德清县|
西藏|
鄂尔多斯市|
达州市|
山东省|
舞阳县|
登封市|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