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書生們等了好久的榜單終于出來了。 一千兩百三十人,中了一千人。 剩余的兩百三十人實在是不過關。 這一次考試,考的東西都非常基礎,因為處于一個極度缺人的狀態,只要能留下基本上都留下了。 榜單粘貼了兩份。 一份粘貼在縣衙外面,在光滑的外墻上用漿糊把紅紙貼上,還剪了一些紙花裝裱的很漂亮,很隆重。 以此來向城里的百姓顯示讀書的好處,讓他們愿意去把孩子送進學堂。 而卻沒有什么人來看榜。 因為另一份榜單直接被官吏帶到了城外的大營。 直接按照名單將三榜分成三堆。 發放不同的證明,并詢問是否有其他的志向。 如果有想從事其他的工作,縣衙里會很開明的幫忙安排。 如果沒有,則直接按照榜單分配。 甲榜百人最為得意,個個喜笑顏開的聚成一團。 他們不僅成績最好,日后發展的機遇也不一樣。 常言道宰相門前七品官,可見平臺和機會是很重要的。 而甲榜分配到各郡治所縣衙,自然要高人一等,機會更多。 而乙榜四百人,分配到各處縣衙,也是很令這些寒門出身的書生很高興,有了從政的機會。 丙榜六百人,則不能從事縣衙處理政事的工作,而是進行專業培訓,從事勸農,督工,等專業工作。 也算是不錯吧,但是丙榜六百人多少還是有些遺憾。 開心也有,遺憾參雜。 真正開心的純粹的不多,王樸是一個。 他愛讀書,也愛種田,為人又樸實,勸農官的工作,既合他的興趣,也合他的理想。 將農業技術,律令宣講給鄉間百姓,督促指導他們,并帶著大家一起勞動致富,靠汗水獲得幸福生活。 而表示遺憾的則是剩余的兩百三十人。 他們心里只有失落了,個個垂頭喪氣,好似霜打得茄子。 但是他們心里也明白自己的才學到底怎么樣。 所以只有遺憾和慚愧。 畢竟王樸這樣的半部詩都中了,還處于丙榜前列,可想而知這些沒中的,估計也就是勉強認字。 或者里面有一些別家的學生,不通五經。 不過雖然失望,但是并不絕望,還有機會。 這些人基本上都報名了支教,有官府供給食物,書籍,只需要再埋頭教學,順便苦讀一年。 這次考試的試題難度大家都看的出來,只是苦于無書可讀,才不能中。 苦讀一年,說不定能中甲榜,今日的不中,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官吏分好榜,四方人各自帶進城,城中分好了地塊,建了一些大通鋪作為他們的宿舍。 甲榜的按照成績和意愿,進行分配,四個郡,一個治所分二十五人。 乙榜的同樣是直接用船送往各縣,由各縣衙進行培訓和任用。 丙榜與不中榜的人反而得以留下,接受各科的培訓,以及教學的培訓。 忙活了一天,太陽西斜才忙完了工作。 隨后解散自由活動。 辛方正找到王樸互相道喜。 辛方正自然是中了,雖然他不是儒生,但是面對這樣基礎的考題,還是表現的比王樸好,中了甲榜。 本來辛方正不打算留下,想參加下一次的法科考試,這才專業對口嘛。 可是領了董良的書就得給董良干活,想參加考試,就得先去支教。 畢竟書和糧食不是白送的啊! 可是辛方正自從領了書以后就不愿意再出去做事等待了。 面對南昌縣衙這里浩如煙海的藏書,實在讓他的心癢癢。 出去工作多少要影響他的讀書活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