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本侯敬姬兄一杯!” “請!” 大營中,眾人觥籌交錯,客席之上,儼然坐著北伯侯崇侯虎和南伯侯鄂崇禹。 他們不僅派出援兵,竟還親自來了西岐。 如此熱心,自然不是與姬昌真有什么過命的交情,而是兔死狐悲下的被迫結盟。 東魯完了。 僅僅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姜桓楚父子就眾叛親離,不僅被底層的奴隸拋棄,貴族和奴隸主階層對他們的不滿,也徹底爆發出來。 里外不是人,四處不討好,唯有黯然下臺。 當黃飛虎與李靖一東一西,將亂軍平復,恢復東魯的秩序,立刻頒布陛下的旨意,著姜氏入朝歌,名義上是皇后娘娘擔心家人安危,但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全家一去,東魯就再也不被姜氏統治了。 國中之國,八百諸侯之首,煙消云散。 說沒,這就沒了。 姜桓楚第一個開啟變法,他這一變,逼得其他三方諸侯不得不變,以致于弄到如今的地步,對于姜桓楚,包括姬昌在內,都是沒什么好感的。 但咎由自取歸咎由自取,他們現在最擔憂的,就是中央看到好處,在收回了東魯后,再對其他三方下手。 所以此次聯軍看似是共敵蘇護,實際上還要商量著如何應對中央,未雨綢繆。 宴會之后,眾臣散去,獨留下姬昌姬發父子、崇侯虎鄂崇禹兩位侯爺以及他們麾下的頂級謀臣費仲尤渾。 既然沒了外人,三方說話也就沒了顧忌,只是商量來商量去,都沒有個穩妥的辦法,直到費仲突然道:“侯爺,我等既無他法,何不將這難題反送給紂王陛下呢?” 崇侯虎聞言立刻道:“說來聽聽!” 他對于費仲已經極為信任,這一位每次提議,都不會讓自己失望,北原能有如此蒸蒸日上的勢頭,費仲實在功不可沒,沒有不依仗的道理。 費仲道:“四方變革,本是進步,然紂王陛下不動,我等終究顯得名不正言不順,此次東魯動蕩,不復存在,如今自朝歌至東平,連成一線,那兵制與稅收,是恢復以往,還是干脆延續?” 三位侯爺都是最頂尖的人物,聞弦歌知雅意,馬上明白了意思,眼睛亮了起來。 是的,姜桓楚父子的統治雖然結束了,東魯的矛盾還未解決。 首先是稅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