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太上入道家學習,怎么看都是一件奇事,但他真的就這么做了,而且從中受益匪淺。 因為顧承的道家,本就是從老子身上得來,那是太上投影,即是說未來境界更加完善后的太上理念,這已不是一脈相承,而是未來的經驗直接轉嫁給現在,自然是無以倫比的體驗。 在深入了解天樞十二卷和人界的種種改變后,太上老君已經做出判斷,顧承所言的來自未來的人皇,恐怕非虛。 那么鴻鈞之于三清的師徒,真的是命運之道的篡改么? 太上老君沒有妄動,回八景宮閉關,研究太極圖,這一研究,就等來了天人兩界宣戰。 與太上的追尋真相不同,元始天尊審視人皇,臉色微沉。 闡教在九曲黃河陣中大敗,門下弟子全部被貶為凡俗,元始天尊將他們帶回玉虛宮,好不容易恢復仙人境界,然后發現,西岐沒了。 姬昌自削西伯侯,全員上下歸于朝歌為臣,所謂人道洪流,就這么結束了。 闡教都懵了,尤其是最初相助的一批金仙,因為氣運相連,他們與西岐的命運,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燃燈上榜,倒也不提,慈航真人等四位金仙可被坑慘了,接連受劫,沒有數千年修行,別說更進一步,連原本的境界都恢復不了。 對于人皇,元始天尊面上不說,心中自然是痛恨的,已是打定主意,趁著此次天人兩界之戰,與其了結因果。 相比起兩位師兄的心情各異,通天教主則滿是好奇。 明明老師鴻鈞算定周代殷商,可最終的結局卻是鳳鳴岐山的姬昌姬發不叛而敗,氣運之力隨著四鎮諸侯的消亡,一并轉入人族大勢之中,單就這份手段,證明這位人皇當得名副其實。 此刻的伐天之言,更代表著無比的信心,至于是膨脹后的螳臂當車,還是有底氣的反抗,就要看接下來的戰局了。 混元道祖各有態度,鴻鈞悄然消失,昊天上帝端坐在無上大羅天的至高帝座,俯瞰人界,目光平靜,卻沒有第一時間回話。 因為顧承不僅是宣言,他手握乾坤鼎,直上天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