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法門寺乃大唐佛門圣地。 方丈慧仁大師是位得道高僧,在佛門中信徒眾多。 癡心禮佛的梁王蕭衍曾說,天下高僧中他最尚慧仁。 更是讓佛門子弟對法門寺心馳神往。 如今法門寺與民同享已有“佛門第一畫”美譽的《天王送子圖》,直接讓遠近的文人墨客和佛門子弟爭先恐后地涌向法門寺。 倘若再加上那些專門跑到法門寺來,讓李韜釋放孔穎達的書生,法門寺周圍已聚數萬之眾,盛況空前。 當天子儀仗到達時,慧仁帶著寺中僧眾出寺相迎。 李韜拾階而上,隨后居高臨下地掃了一眼道:“很熱鬧啊,好,這方顯朕與民同享,虔心禮佛!” 慧仁雙手合十道:“陛下能親臨寒寺,當真讓寒寺蓬蓽生輝。貧僧已準備多時,還請陛下先移步沐浴更衣。” “沐浴更衣?” 李韜徑直走進佛門大殿,往蒲團上一坐道:“不用那些繁文縟節,朕登基以后的所作所為,你們應該也聽說了,朕是來靜心悔過的。” 見他們好像都不信,李韜輕咳道:“不過在這之前,朕想問大師和諸位一個問題。” “不敢!” 慧仁欠身道:“請陛下直言。” 李韜一邊往嘴里扔著葡萄干,一邊道:“朕在進來的時候看到有幡在動,為何?你們不必拘謹,大可暢所欲言。若言之有理,朕必有重賞。” 這多好的辯難裝逼的機會。 不讓經典重現,李韜總感覺心里癢癢的。 而且這些僧人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實際上很有可能暗罵他昏君呢。 這么難得的機會,要是不讓他們長長見識,那說不過去。 一僧略微猶豫了一下道:“是風動!” 另一僧不敢茍同:“應是幡動!” 兩人登時爭執不下。 其他僧眾也是紛紛加入。 李韜笑著看向慧仁道:“以大師之見,這是風動,還是幡動?” 慧仁若有所思道:“貧僧拙見,既是風動,也是幡動。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李韜把葡萄干往他手里一拍道:“以朕之見,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此話一出,慧仁手中的葡萄干都撒落一地了還不自知。 “仁者心動!” “仁者心動!” …… 他嘴中喃喃地一退再退,最后難以置信地看向李韜,顫不成聲道:“陛下高見,貧僧自愧不如!” 眾僧也是不停地附和。 “妙,此答絕妙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