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凡提的故事》是一部木偶動畫,取材于西域民間傳說,以傳說中的“智者”阿凡提為主角。 說句實話…… 阿凡提這個傳說人物,對于國內絕大多數人來說,十分的陌生。 畢竟阿凡提的民間傳說,更多是流傳于西域邊疆省份,甚至阿拉伯地區等等。沒有特意去了解過的話,一般人還真不知道阿凡提是誰。 如果是孫悟空的話,那肯定就家喻戶曉了。 正因如此。 在制作動畫時,梁曉東帶領的木偶工作室與美影廠團隊,也遇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阿凡提在內陸及沿海省份,并不算特別知名。 那么問題來了。 對于這么一個“陌生”的傳說人物,制作組該怎么塑造動畫形象,讓大家對“阿凡提”產生好感呢? “要幽默風趣一點。” 顧淼皺眉說道:“動畫的主要受眾是孩子們,他們可不喜歡長篇累牘的說教。” 寓言故事為什么大受歡迎? 因為寓言將一個“淺顯”的道理,用極為生動的童趣故事進行包裝,進行一種“潤物細無聲”式的說教。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教育孩子,告訴他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好人不一定有好報,孩子聽得進去嗎? 假如換種方式。 當你在睡前,坐在床邊給孩子講一個《農夫與蛇》的故事,他是不是就會思考,蛇為什么會咬農夫? 同樣的道理。 在動畫制作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那種“直來直去”的說教式劇情。 即使你想給故事,或者說劇情,賦予一定的內核,那也不能直白的進行說教,還得適當“迂回”一下。 這時候,幽默風趣就起作用了。 通過幽默風趣的小故事,塑造一個傳說人物,孩子們不會產生抗拒心理,還能起到一定的“說教”作用。 “我也是這么想的。” 梁曉東點了點頭。 即使顧淼不提,他也會在劇情中適當增加一些“幽默”元素,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當然,這不是重點。 真正困擾梁曉東的難題是,關于“阿凡提”具體的人物形象。 阿凡提是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