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新能吸引大量粉絲,或者說動畫能有那么大的影響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角色的“反套路”。 什么是套路? 不管在什么題材的動畫里,但凡出現小新這個年齡段的角色,普遍都懂事乖巧、聰明又機靈,感覺就跟別人家的小孩一樣。 可這個時候,突然出現小新這么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總是“語出驚人”,想法天馬行空的小家伙,大家自然會格外喜歡。 因為這才對勁嘛! 小新的表現,雖然有些跳脫早熟,但不得不承認,這才是大家對于“熊孩子”該有的印象。 至于其他動畫里,那懂事乖巧,父母說什么就是什么,從來就不會調皮搗蛋的同齡角色…… 只能說,太“玄幻”了! 或許現實中真的存在那種“別人家”的孩子,但那畢竟只是少數,而且這樣的孩子被壓抑天性,說實話也不是什么好事。 還是小新這樣盡情釋放天性,活得無比灑脫開心,眼里只有“動感超人”的小家伙,更能讓大家找回童年的感覺。 成年人學會了自私、虛偽和撒謊,整日活在一副偽裝的面具下。 而小新不會這些。 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不加以任何的掩飾或者謊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這是很多成年人羨慕憧憬,可惜卻永遠也回不去的童年純真。 與此同時。 這也是動畫《蠟筆小新》一個十分關鍵的賣點,為觀眾們呈現出最真實的小新。 一個個荒誕不經,令人捧腹大笑的生活趣事背后,何嘗沒有折射反映出成年人面對現實生活的無奈,渴望回歸童年的美好愿景呢? “別的都無所謂……” “但在小新的人物塑造上,一定要強調天性釋放,反傳統反套路思維!” 顧淼叮囑道:“我不希望看到一個失去靈性,模板化公式化的小新,你懂么?” “我明白。” 邱總點了點頭。 哪怕顧淼不說,他也知道該怎么做。 事實上在撰寫動畫《蠟筆小新》故事板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圍繞這個問題,討論過諸多故事細節了。 比如說,兩面性。 往常設定一個動畫角色,給他貼標簽的時候,大家基本都只會寫“優點”,比如活潑開朗等等。 但這一次,魔芋工作室一反常態,在設立小新這個角色貼標簽的時候,采用了新的方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