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排除有一些劃時代的作品,但總體數量還是比較少。 進入10年以后,動畫行業也沒什么特別驚艷的腦洞或者創意,大部分都在吃老本,或者干脆就改編網文、改編漫畫、改編…… 反倒是世紀之交那20年間,涌現出了一大批諸如《馬丁的早晨》這種,時至今日,腦洞創意依舊驚艷的動畫作品。 比如《q版三國》! 那里面的很多“?!焙汀靶c”放到十年二十年后,是不是也覺得很搞笑,一點都不過時? 比如《魔法少女小圓》! 這部動畫祭出的腦洞創意,包括設定體系,是不是直到今天都很亮眼,不會讓人覺得落伍過時? 為什么會這樣呢? 動畫的發展史雖然不算長,但也有近百年了,除去最開始的“野蠻時期”外,認真以動畫為載體講故事的時間超過了60年。 那在這60年間,為什么恰好是1990-2010年創意爆棚?其他時期的動畫如果拋開制作不談,創意真沒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顧淼認為這其中,必然有“跨世紀”的原因。 90年代的動畫人,世紀之初的動畫人,基本都在考慮同一個問題:進入新世紀了,我們應該制作怎樣的動畫? 那個時候,大家還是很有使命感的。 特別是98、99年出品的動畫,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一種很強烈的使命感。 新世紀來臨,每個人都昂揚奮發,充滿了斗志與對未來的無限遐思。 反觀現在嘛…… 顧淼都不好意思說,現在的動畫人哪還有那種使命感和責任感? 包括他自己也一樣。 如果他不是一位文抄公,估計也爛的流膿,哪能想得出《馬丁的早晨》這種動畫創意? …… 顧淼看不慣現在的行業風氣,特別是動不動就改編的妖風。 不改編會死??? 十部新作九部改編,不改編都不會做動畫了。 他有時候都懷疑,如果某天突然被禁止改編漫畫游戲,國內外的動畫公司,起碼要倒閉80%以上。 這一點都不夸張! 萬寶已經算是特殊的存在了,排除一部分續作外,至少改編跟原創作品的比例始終保持在3:7這個合理范疇內。 而像企鵝這種友商,旗下作品近乎九成都是改編作,真正原創的動畫約等于沒有…… 其他友商也好不到哪里去。 整個國產動畫市場,無論是tv還是大電影,基本都是改編作品占大頭,原創只占一小部分。 國外也差不多。 如果瀨戶沒有撒謊的話,霓虹動畫行業近些年也爛的流膿,輕改漫改游戲改占比超過九成。 大家都挺爛的,這就沒必要分出個高低勝負了。 “改編作品大行其道,究其原因,還是我們處于ip產業鏈的末端。” 老張分析道:“漫畫的創意,正源源不斷的供給動畫影視產業。你沒發現,原創真人影視劇也變少了嗎?” “確實,電視劇也爛了?!? 顧淼搖了搖頭。 現在的網劇、電視劇,也跟動畫一樣,只能靠改編維持生活?;鹌饋淼木W劇電視劇,基本都是改編作。 老張將其描述為:分工明確! 提供創意的工作,那就交給作者,剩下的漫畫、動畫、影視劇、游戲等等行業人士,等著拿創意做“二次加工”就行了。 以前開一家餐館,還得自己種菜,自己炒菜,自己端給顧客。 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開一家餐館,食材去市場買現成的,買完請廚師料理食材,再讓服務員端給顧客。 你負責干嘛? 負責收錢就完事了! 這種細致化產業分工,才是導致越來越多動畫公司失去原創之魂,只會迷信改編的核心原因。 “講道理,我們也該這么做了?!? 老張無奈道:“自己種菜,自己炒熟,再自己端給顧客,這種模式太浪費時間和精力了?!? 而且風險也不可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