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清了清嗓子, 陳凡說道:“只是雖然辛棄疾創(chuàng)立了飛虎軍, 但因為他身份的問題,一直得不到重用。僅僅兩年時間, 朝廷就不斷的有人彈劾辛棄疾, 說他擁兵自重, 并將辛棄疾調(diào)離了江西,湖南……一帶。” “身份的問題, 主播, 這里我們不懂,什么是身份的問題?” 這時, 有人提問說道。 陳凡也解釋說道:“可能大家沒有注意,之前我說過辛棄疾是在金國的統(tǒng)治下長大,雖然后來回到了南宋。但對于這一些生長在其他地區(qū), 然后回到自己國家的人, 南宋這一邊都將他稱之為【歸正人】。這是一個帶有歧視的稱呼,雖然辛棄疾建功立業(yè)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辛棄疾能力也很強……但就是因為這個身份問題, 朝廷其實對于辛棄疾一直是比較防備的, 并且與陸游一樣, 多次被罷官。” “原來如此。” 陳凡這一說,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沒想到。 竟然有【歸正人】這個稱呼。 但稍稍一想也明白。 歸正人這個身份,確實有一些尷尬。 不只是辛棄疾被歧視,一大堆其他的人,同樣也被歧視。 如果他們不回到自己朝廷,很顯然金國不會將他們當成是本國子民。 可一但回到了本國,本國一些人又處處防備著你。 當然。 這本來就是時代的悲劇,不應該如此。 可…… 現(xiàn)實就是這樣,你也改變不了。 “我靠,那怎么辦?” “難道辛棄疾一身武功卻沒有用武之地了?” “難怪辛棄疾這么牛叉, 朝廷還不讓他帶兵北伐,原來就是這個原因。” 不少人有一些吐血。 陳凡也是點點頭:“確實如此。” 有的時候就是這么無奈。 不過陳凡說完, 話鋒卻一轉(zhuǎn):“雖然歸正人這個身份讓辛棄疾仕途不暢,也無法施展自己的報復。但辛棄疾卻看得比較開。在他多次罷官之后, 辛棄疾選擇了歸隱山林, 跑去了鄉(xiāng)下。并且他還給自己取了一個別號,字稼軒,稼是種植谷物的意思,軒是鄉(xiāng)下那種有圍棚的房子……意思很明顯。你既然不用我,又處處防備我,那我干脆就留在鄉(xiāng)下種田好了。” “唉,也只能這樣了。” “沒想到,少年英雄最后的結局竟然是去種田。” “尼妹,我就知道,這也是一個悲劇。” 想起陸游,不少人又是感慨。 但陳凡卻接著說道:“其實種田也沒有什么不好的,至少,可能在戰(zhàn)場上我們少了一位大將,但在田園里, 我們卻又誕生了一位大詞人。” 這讓一眾粉絲一個激靈:“辛棄疾不是武將嗎,還會寫詞?” “自然是會的。” 陳凡點頭:“辛棄疾是為數(shù)不多的文武全才,而且他寫得宋詞意境悠雅, 非常令人回味。” “文武全才,還有這樣的人?主播, 我讀書少,你別騙我。” 一眾網(wǎng)友當中也不是沒有研究歷史的。 要說文武全才的,也就只有小說當中才有。 真實的,其實并沒有多少,甚至沒有。 大多歷史人物,要么文牛叉,要么武牛叉。 要說文武都很牛叉的,太少太少了,少到都例不出哪個名字。 當然。 這倒不是說武將就不會寫詩,不會寫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