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只是寫完這一首詩,陳凡卻發(fā)現(xiàn),好像大伙兒對于這首詩沒啥感覺。 隨即一想,便明白了。 項羽與劉邦的故事發(fā)生在秦末,按這個世界的規(guī)律,越久遠的時代,史書記載越是不清晰, 越是不細致。 在史料當中,大家更多的只知道劉邦打敗了項羽,而項羽有什么典故,還真沒有多少人知道。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個世界沒有太史公司馬遷。 沒有太史公的話,自然沒有史記。 沒有史記,自然也沒有項羽本紀。 當然。 也并不是沒有其他的史官寫過項羽。 但這個世界的其他史官哪里有司馬遷的影響力, 加上這一些史官所寫也比較模糊。 所以關(guān)于項羽, 很多人都不是特別清楚。 哪怕就是歷史系的一眾學(xué)子,他們也只認為項羽只不過是劉邦滅了的一位諸侯王而已。 事實上,劉邦不知道滅了多少諸侯王,項羽算老幾? 得。 看來要講解這一首詩,必需先說說項羽這個人。 “同學(xué)們,可能大家對于項羽這個人物有一些疑惑。那我就先花幾分鐘的時間,簡短的講一講項羽。” 隨即,陳凡便說道:“項羽,楚國人, 姬姓, 因為祖上封于項地,以項為姓,所以稱項羽。項羽少年的時候讀書, 學(xué)劍都沒有太多的成就。他的叔父就很生氣, 項羽就說, 讀書只要記得自己的名字就可以了, 學(xué)劍學(xué)得再好, 也只能和一個人對敵, 最多也就只能殺幾個人。我要學(xué)的不是一人敵之術(shù),我要學(xué)萬人敵之術(shù)。項梁就很高興,然后傳授了一系列兵法給項羽。” “有一次秦國皇帝到會稽玩,并駕大船渡浙江,項羽和項梁看到了,項羽就對項梁說,以后我要取代他。項梁就說,你不要亂說,會被滅族的。但雖然如此,項梁覺得項羽有大志,心里還是很高興。恰好,沒過幾年,秦國爆發(fā)了一系列的農(nóng)民起義,項羽覺得機會來了,就與叔父等人一起起兵。為了擴大力量,項羽聯(lián)洛了一位叫恒楚的將軍,但恒楚卻看不起項羽。就說,你要是能夠舉起院中一大鼎,我就跟你去。” “可是院中大鼎足有千斤, 派三個健壯的士兵前去,也都無法舉起。而這時, 梁羽卻撩起衣服,據(jù)起鼎足,大喝一聲起,足有千斤的大鼎就被項羽給舉起。而且還怕恒楚不相信,項羽又將他放下來,然后又舉起來,連續(xù)三次。最終,恒楚答應(yīng)加入項梁的部隊……這個故事,我們稱他為霸王舉鼎。” 陳凡講故事向來有一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