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整個墓穴都被盜了。 甚至連尸骨也沒有。 陪葬的一些物品,除了一些不是特別值錢的陶制品之外,就沒有太多的東西了。 不過看這一些陶制品的款式及雕工,應該是唐初年間。 當然。 墓穴里面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 雖然尸骨與陪葬的各類物品沒有,但還是出土了一塊石碑。 “周教授,您看,這里有塊石碑。” “哦……” “在哪,在哪?” “就在這……上面還有字。” “什么字?” “暫時看不清楚,不過,有幾個字可以認出,好像是上官兩個字。” 陳凡與周教授走了過去。 “上官氏……” “果然是上官婉兒。” “這應該是上官婉兒的墓志銘。” 所謂的墓志銘,就是一種掉念性的文體。 一般是生前的人感嘆死者,然后一般也會例出死者的出身,一生所做過的事情等等。 當然。 也不是所有的死者都會有墓志銘。 一些普通人埋了也就埋了,哪里有什么墓志銘。 墓志銘開頭: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銘。 昭容是嬪妃的一個級別。 生前上官婉兒曾經是唐中宗的昭容,也就是唐中宗的一個嬪妃之一。 “陳凡老師,有了這一份墓志銘,看來我們也不是沒有收獲。” “相比其他的文物,這份墓志銘更有價值的多。” “是啊,幸好當初這份墓志銘沒有被盜走。” “這可能是盜墓者不是近現代人,可能就是上官婉兒墓剛下葬沒多久,就被盜了,亦或是五代十國時期被盜,都有可能。” 這是陳凡的猜測。 至于具體被誰盜了,幾千年了,誰知道呢。 不過想盜上官婉兒墓的人還真有不少。 至于為什么多? 因為上官婉兒與普通人不一樣。 普通人的墓一般很少有人盜,因為盜了也沒啥東西。 可是一些大官大將特別是皇帝妃子的墓,一眾盜墓賊可是無比的惦記。 上官婉兒不只是千古奇女,同樣還是唐中宗的昭容,更是一位極為有權勢的政治人物。 這樣的人物墓地里面的財寶絕對不少。 所以惦記上官婉兒墓的人可不少。 甚至。 如果是一些皇陵,那就更多了。 不只是像曹操這一些人想打這一些皇陵的主意,一些軍閥也同樣想。 有的甚至帶著幾十萬人跑去盜皇陵。 比如唐太宗的昭陵。 五代十國時期,有一位叫“溫韜”的軍閥,就將唐太宗的墓給盜了。 甚至。 這丫的不只是盜了其中一個。 基本上唐朝一眾帝皇的墓都被他丫的光顧過。 只有一座乾陵沒有被盜。 不過。 陳凡對于是誰盜了上官婉兒的墓不感興趣,他就是想看看墓志銘的內容。 還好。 因為這塊石碑保存的比較好,雖然字上面有一些泥跡,但清理了一會也就可以了。 【婕妤姓上官,隴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陽氏之后,子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繼。女為漢昭帝皇后,富貴勛庸之不絕。曾祖弘,隨藤王府記室參軍﹑襄州總管府屬﹑華州長史﹑會稽郡贊持﹑尚書比部郎中。與谷城公吐萬緒平江南,授通議大夫。學備五車,文窮三變。曳裾入侍,載清長坂之衣冠;仗劍出征,一掃平江之氛祲……】 上面寫的是上官的出身,以及家庭背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