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陳凡念出這一篇《討武曌檄》之后,一眾網友,以及在長安不夜城的游客,亦是全身沸騰起來。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尼瑪,有才,太有才了。” “哈哈哈,原來罵人也能寫得這么爽。” “果然是文章蓋世,我現在才知道,才情好的人不只寫文章寫得好,就是罵人也是罵得流傳千古。” “牛逼,千古女帝武則天,竟然被駱賓王罵得慘不忍睹。” 一眾游客,觀眾,看客……何曾看過如此文章。 可以說。 駱賓王的《討武曌檄》一出,卻是真正的讓眾人知道了駱賓王的才學。 “可惜,因為李敬業討伐失敗,最終駱賓王卻是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有的人說他被殺了,也有的人說他跳河了,還有的人說他出家當了和尚。但后來,就再也沒有了駱賓王的消息了。” 說到這里,陳凡也是輕輕一嘆。 有的時候歷史就是這樣,他哪里像小說當中那樣,好的人就有好下場,反角就得掛。 事實上歷史當中并沒有真正的主角與反角。 只不過大家的立場不一樣罷了。 “可惜……” “是啊,真是太可惜了。” “初唐四杰,這才真正當得起初唐四杰的稱號啊。” 眾人無比的嘆息。 與之同時。 在陳凡的述說之下,這也讓大家更為的對于大唐有了一個全面的認知。 原來大唐除了有像武則天這樣的千古女帝,但同樣也有其對立一面的那些天縱之才。 雖然駱賓王反對武則天,但這并不意味著駱賓王就是反角。 相反。 也正是有了這樣沖突對立的一面,卻是更為全面的突顯了整個盛唐的風采。 “各位,今天就講到這,我們下次再見。” 看了看時間,一口氣講了三位人物,夜色也較晚了,陳凡準備收工。 不過大家卻是早就沉浸在陳凡所講的初唐四杰當中,見陳凡要走,大家都說道:“陳凡老師,初唐四杰不是有四位嗎,您只講了三位,還有一位呢?” “還有一位啊。” 陳凡說道:“還有一位,那就明天講了。” “陳凡老師,就今天講完吧。您不講完,我們都睡不著覺。” “呵呵,大家淡定。我也想今天講完,不過,最后這位人物當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講得完的。但,我可以向大家保證。最后這位人物,一定比之前三位,還要更為的出彩。” “真的?” 眾人有一些不信,問道:“比之駱賓王還更為出彩嗎?” “是的。” 陳凡認真的點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