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用說。 這首詩一出,現場瞬間爆發出激烈的掌聲。 雖然大家的水平未必比得上陳凡,雖然來現場的也不見得每一位都是高材生。 雖然,對于很多觀眾來說,有的文化水平也就那樣。 但這首草,就算是文化水平再低一些的,他們都能感受到這一首詩的不凡。 “我說吧,又是炸。” “沒辦法,凡哥手里的牌全是炸,你叫他出啥牌……不能拆開來給你打吧。” “拆開來打,凡哥也能贏啊。” “為啥。” “要不你先出一張牌,我給你演示一下。” “一個3。” “要不起。” “……” 果然第二期沒有讓大家白等,也沒有讓大家失望。 這位叫做詩魔的白居易,他的生平雖然還沒有開始講解,但僅憑一首詩,他的境界就已經要超過此前的一眾詩人。 “這一首《草》正是白居易所作,白居易也憑著這一首草,讓其在長安聲名鵲起。曾經有人問過白居易,你作詩作得這么好,實在是天賦太高了。但白居易卻搖頭,他說,我作詩與別人作詩都差不多。也不見得我就比他人更為高明一些,但是我作詩之前,我很多的時候都會拿著我的詩作讀給街頭不怎么認識字的老婦人聽。直到老婦人聽明白了這些詩的意思,我才滿意。 這個典故也讓眾人再一次拍手撐好。 寫詩是為了什么? 寫詩除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現自己的理想之外,更多的也是要讓他人看得懂。 這個他人,不僅僅是那些文化人,還包括那些并不是很有文化的人民大眾。 可以說是,為人民大眾而創作。 此前很多詩人寫的詩,其實寫的就是給那些文化人看的。 但白居易寫的詩,不說其他,光是為人民大眾而創作,立意就比一眾詩人要高得多。 “所以,也正是因為白居易寫詩的特點,他的許多詩作都是看起來隨意,好像平白我們大家說話。但詩作一成,卻瞬間就能流傳出去。有一次,他和一位叫做劉十九的朋友一起喝酒,并作了一首詩。”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鏡頭里面。 隨著陳凡念著這一首詩,那位飾演白居易的演員已然和另一位演員端坐在酒爐旁。 兩人好像在說著什么。 正如這一首詩一樣,能飲一杯無……要不要小小的來喝一杯? 這種詩非常的傳神。 掌聲,又一次傳來。 鏡頭再一換。 之前和白居易喝酒的劉十九已經離開,那位飾演白居易的演員牽著馬往前趕路。 另一邊。 陳凡繼續說道:“雖然白居易讀書刻苦,同樣也很有才學,但畢竟不是出身名門。所以和其他一些名門望族的才子不一樣,白居易是在27歲的時候才考中進士。但就算如此,27歲對于當年他們那一屆,或者說對于其他很多非名門士族的學子來說,27考中進士也可以說是非常的年輕。那時的白居易感覺人生有志,期待著報效國家。但可惜,朝廷牛李黨爭,不得已白居易就上書朝廷,希望能將他給發往外地。” “有一次,白居易在前往杭州的路途當中,突然看到無限的美景。” 大屏幕上,這時顯露出了一幅絕美的畫面。 前面一條大江橫穿而過,大江之上一輪殘霞照得整個江面紅綠交加。 因為這會兒正是農歷的九月,天氣已經漸漸冷了起來,甚至還凝起了露水。 “好美。” “好漂亮。” “來,作詩一首。” “我作不出。” 不用說。 像這般美致的畫面,一定會引起詩人的詩情。 但這樣的詩情,一般人卻作不出來。 不過。 大家作不出來沒關系,白居易能作出來就行。 看著前方那一道大江,詩人高聲吟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