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云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這是寫楊貴妃死的樣子,以及唐玄宗的心痛。 但這會兒,眾人已經有一些被這首詩給整得瞪大了眼睛。 “我尼瑪,這詩還有?” “我以為寫到剛才那里就結束了,沒想到還有。” “上面多少字了?” “好像兩百八十多字。” “加上現在,我靠,300多字了。” “這是唐詩何止三百首?我看這是唐詩何止三百字!!!” 不得不說。 長恨歌的經典不僅僅是他的詩寫得經典。 他的篇目,字數,也足夠的讓人震撼。 一眾看客此前也不是沒有讀過長一些的詩。 但之前的再長再長,也就七八十個字,頂多一百來個字。 現在好了。 這首長恨歌,直接將字數砸到了300多個。 但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 并沒有。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夜,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苑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你看。 又增加了70個字。 或許你以為,這樣寫完全是灌水,這是為了湊字數。 這其實沒有意義。 但你再仔細看,你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了。 正如上面這幾句【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你敢說這是湊字數? 這不但不是湊字數,這可又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哪怕就是楊貴妃死了,唐玄宗回想她的容貌,亦是拿【芙蓉如面柳如眉】做出形容。 但這仍然還沒有結束。 雖然楊貴妃死了,可唐玄宗實在是太思念太思念楊貴妃了。 于是他便找了道士尋找楊貴妃的魂魄。 隨后就有了: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渺間。 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太真”就是楊貴妃的道號。 當然。 這里也不僅僅是道號這么簡單。 楊貴妃此前其實并不是唐玄宗的妃子,而是唐玄宗兒子李瑁的妃子。 不過后來唐玄宗看上了楊貴妃,于是就令楊貴妃出家當道士,賜她道號為太真。 【風吹仙袂飄飖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這里說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魂魄相見。 兩人你情我濃,述說著兩人陰陽相隔的相思之情。 而楊貴妃哪怕就是魂魄,亦是如此的美麗,讓人神魂顛倒。 而最后,那就是更為經典的: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