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 “三別則是《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吏》《三別》可以說是杜甫最為代表的作品。 也是唐朝不朽的史詩。 在這里面,陳凡最為喜歡,也是知名度最廣的,那就是《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陳凡一邊念。 舞臺上面,已經將詩中的情形完美的演譯了出來。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如果說賣炭翁是白居易的代表作。 如果說賣炭翁里面的那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點中了無數人的淚點。 那么。 杜甫這一首《石壕吏》,可以說是每一句都能摧發出你的淚點。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陳凡的聲音最后變得低沉。 讀這一首詩,陳凡仿佛已經來到了那個年月。 你能想象。 當時的戰爭帶給百姓是多大的痛苦? 這位老婦人自己幾個兒子被征去打仗死了兩個還罷了,竟然連老頭都要抓去。 再看看這位老婦人的家庭,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連像樣的衣服都沒有。 更為讓人掉淚的的還有“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老翁沒有抓倒,這個時候連老婦人也要了。 “哭了。” “我也是。” “這哪里寫的是詩,這是戰爭記錄日記。” 這會兒。 不管是男觀眾,還是女觀眾。 他們都已經不停的擦著眼睛。 因為淚水一波又一波不由控制般不斷的涌現。 事實上。 這只是杜甫其中三吏三別里面的其中一篇。 剩下的五篇,同樣讓人甘腸寸斷。 像其中《新安吏》,他寫的是抓壯丁的場面。 《潼關吏》,則寫的是戰爭時的場面。 《新婚別》,寫的是剛剛結婚,但男人就要奔赴戰場。 《垂老別》,則說的是老翁與老婦分別時的場面。 而老翁要去做什么? 答案是打仗。 是的。 戰爭到了那個時候,不說抓壯丁,連老翁都要抓過去。 而《無家別》,說是一位戰士在兵敗之后無家可歸,又被抓去打仗的故事。 這一些都是詩人的親身經歷。 讀這一些詩,你能看到的不僅僅是詩,而是詩里面反應的整個社會環境。 或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