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燕然勒石,尼瑪,又一個武將最高成就。” “這個竇憲牛逼啊。” “雖然囂張了些,但立的大功也是實打實的。” 眾人眼睛里面閃現著無數的光芒。 陳凡此時的講的東漢,確實顛覆了他們以前對于東漢的認知。 畢竟在以前。 他們覺得東漢就像東周一樣,實力并不強。 但事實上。 東周其實實力也很強。 畢竟名譽上來說,一眾諸侯國仍屬于東周。 東漢也一樣。 哪怕就是東漢末年,三國打來打去了這么多年,三國仍屬于東漢。 你只能說東周天子實力不強。 但東漢朝廷可比之東漢天子實力強得太多了。 “陳凡老師,竇憲后來呢?” 有學子再次向陳凡問道。 “后來呀,竇憲在燕然勒石之后,再一次向北追擊北匈奴。這個時候,北匈奴人心離散,北匈奴一眾部落不少人向漢投降。在北海西北的西海,終于,竇憲追上了北匈奴。竇憲原本是想將北匈奴消滅,不過考慮了一下。如果完全要將北匈奴消滅的話,自己的實力也會受很大的損傷,于是竇憲就讓北匈奴投降。” “北匈奴單于一方面愿意投降,一方面,當得知大漢軍隊已經入塞之后。北匈奴單于就派自己的弟弟前往漢庭進貢。竇憲看到北匈奴單于沒有親自前來,認為北匈奴沒有誠意,于是再次奏請朝廷,準備再次出征。第二年,北單于因為漢王朝遣還他的弟弟,又派使臣求見竇憲,請求向漢稱臣,并想入京朝見。竇憲上表請示后,派班固前往迎接。 這時,南單于上書漢廷,建議乘機消滅北單于,然后,南北匈奴合并歸漢。漢廷同意,于是,南單于大敗北單于,北單于受重傷逃走。班固等人走到私渠海,轉頭返回。竇憲認為北單于勢力微弱,想乘機將其徹底消滅,永元三年,竇憲率兵出居延塞,在金微山大破北單于,斬首五千余級,北單于向西遁逃,再也沒踏足漢土……” 說到這里。 所有人都是松了一口氣。 “北匈奴終于完蛋。” “打了這么多年,終于出了一口惡氣。” “不過,不知道北匈奴向西逃往哪里了?” 對于此。 陳凡也知道大家的心理,然后說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回答:“北匈奴單于被漢朝重傷之后,知道他們的實力再也無法與漢朝相抗橫,于是向西逃往。他們來到了多瑙河附近,并在此扎根了下來。而隨著他們在這里休息繁衍,他們創建了一個又一個國家。直到現在,如果你去查的話,你會發現,現在很多匈牙利人,很多都是匈奴人的后裔。” 陳凡再一次停了下來。 他知道。 他又是一個重料。 是的。 當陳凡說到匈牙利人竟然是匈奴人的后裔時,所有的觀眾就此目瞪口呆。 “不會吧,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裔?” “我的天,這太顛覆我的三觀了。” “這個,都有一個匈……不會真是吧。” “我也不知道。不過,如果真的是的話,恐怕歐洲一系列歷史都得改變。” 當然。 陳凡這樣的一個觀點也讓眾人止不住的又一次激動。 雖然很多人并不怎么喜歡匈奴人。 但你想想。 被我們打得滿地跑的匈奴人,竟然跑到了歐洲,還建立了一個又一個國家。 現在竟然匈牙利人,還是他的后裔。 你能想象,當時我們中華是多么強大? “這一個觀點可能有很多人反對,不過,我建議國內一眾史學家可以多研究一下。當然,如果歐州那邊的史學者愿意的話,也可以多研究研究。” 事實上。 關于匈牙利人是匈奴后裔的觀點,可不是前世中國這一邊的研究。 這是歐州,匈牙利人他們自己研究出來的。 至于怎么個研究出來的。 今天的課程不是講解這個的時候。 但他相信。 等這一堂課結束之后,一定會有很多非常讓大家震驚,也非常讓大家感興趣的東西出現。 “那我們接著講班固。” 陳凡繼續說道:“在班固投附竇憲滅掉北匈奴之后,班固也立了大功,被朝廷升官。只是竇憲雖然打匈奴打得很厲害,但他囂張的個性仍還是如此。仗著軍功,竇憲認為自己可以自比西漢時期的霍去病,衛青……甚至還遠遠比他們出色。于是,他開始把持朝政。甚至到后來,還準備謀反。” “漢和帝年歲漸長,感受到了竇憲的威脅。但身邊一眾大臣元老,都被竇憲迫害。無奈,漢和帝只好重用了身邊的宦官。公元92年,漢和帝與宦官鄭眾一起設宴犒賞三軍,而在此時,漢和帝秘密逮捕了竇憲,并收回了竇憲的大將軍印,與此同時,為了安撫竇憲,漢和帝封竇憲為冠軍侯,對,就是當年漢武帝封霍去病的那個冠軍侯。當竇憲等一眾兄弟回到封地之后,漢和帝便又下令讓其自殺。竇憲自知大勢已去,自殺而亡。” 西漢有霍去病,他因軍功,被封冠軍侯。 東漢有竇憲,也因軍功,被封冠軍侯。 但兩人的結局,卻完全不一樣。 人生,真是誰也意料不到啊。 只是。 就在大家感慨的時候,他們突然意識到,竇憲出了問題,那班固可能也會出問題。 是的。 正是如此。 陳凡點頭:“班固因為此前投附于竇憲,這個時候也因竇憲謀反一事受到了牽連,雖然他并沒有參加。獄中官員與班固有仇,在獄中將班固殺死,年六十一歲。漢和帝得知班固已死,下詔譴責公報私仇的惡劣做法,并將害死班固的獄吏處死抵罪。” 這便是班固的一生。 他以史官的身份,見證了東漢的崛起。 但也因東漢朝廷的政治斗爭,最終也丟了性命。 “同學們,這節課就此這里,我們下一期再見。” …… “陳凡老師,這節課講得太好了。” “我還以為東漢沒有什么看點呢,沒想到,竟然如此的精彩。” “是啊,那個史官班固,25年寫就漢書,深為佩服。可惜,此前很多的朝代都不怎么重視史官,所以讓這一些史官就此埋沒。與之同時,他們寫的史書很多都失傳了。” 東方衛視。 朱臺長以及一眾節目部工作人員興奮不已。 百家講壇第一堂課,可謂是一炮而火。 看看收視就知道。 這會兒,東方衛視《百家講壇》的收視,已經破了14個點。 當然。 收視只是一方面。 百家講壇第一期,不只收視創造了一個記錄,而且還贏得了一口好口碑。 “百家爭鳴,百家講壇。” “陳凡老師百家講壇第一人,帶您一起欣賞東漢之輝煌。” “西漢有霍去病,東漢有竇憲。” “封狼居胥vs燕然勒石。” “陳凡老師借班固之筆,書寫2000年東漢國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