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目前為止全國最大的一家中醫院。 只是雖然這是全國最大的中醫院,但目前他們中醫院也面臨一系列的尷尬。 因為普遍不少人都不太相信中醫。 哪怕有一些相信中醫的,一碰到大病小病,第一個也不會來他們中醫院。 只有實在是后面沒辦法了,其他西醫治不好,只好找他們中醫來看。 這樣的情況,中醫怎么可能發展的起來? 當然。 他們也做出了許多的改變。 比如。 推出不少中成藥,雖然效果確實好了一些,但比起西醫來,根本微不足道。 如果不是上頭不想看到中醫消失,他們中醫院都不知道能不能生存下去。 “主任,我們要不要發文與他們打一架。” “打什么打,你打得過嗎?人家西醫有多少人,我們中醫有多少人?再說,我們中醫確實比西醫弱嘛,有很多地方也確實不如西醫,你怎么與他們pk。” “可就算是這樣,但他們也太將我們中醫批評的一無是處。” “淡定,還是提高自己的醫術水平吧。只要自己的醫術水平提高了,自然會有人相信。” “可……” 辦公室里幾位中醫師張了張嘴,最后還是沒有說。 待辦公室主任走后,眾人又聊了起來:“那個啥,各位,大家不想做點什么?” “做什么,真要和西醫打架呀?” “打什么架啊,主任不是說了嗎,打得贏嗎?” “那有什么好說的。” “我是說,難道我們不可以想想其他的辦法?” “啥辦法?” “不如,我們找陳凡老師看看。” “陳凡老師?” 大家左右看了看。 有一位醫生說道:“陳凡老師難道也會中醫?” “這個,我不太清楚。不過,感覺好像陳凡老師是中醫高手。” “怎么看出來的?” “大家來看,陳凡在講華佗看病的時候,講究辯論方法,同一種病,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的治法,感覺他的這個理論比我們學習的理論還要深厚一些。” “咦……” 不說大家還將陳凡講的當成是故事。 這一說,大家一下子研究起來了。 “還有,陳凡老師說的傷寒雜病論,但《傷寒雜病論》遺失的七七八八,很多重要內容都沒有了。不知道陳凡老師那邊有沒有《傷寒雜病論》的原版。” “你別說,還真有這個可能。” 眾人這一說,一下子打了雞血:“要不,我們去找找陳凡老師?” “我看行。” 眾人點頭。 …… 幾天之后。 陳凡接到了東方衛視工作人員的電話,說是東方衛視有好幾個中醫找自己。 陳凡沒有什么事,也就約了他們見面。 “陳凡老師,您好,我們是東方中醫院的中醫師,這是我們的執業醫師證。” “呵呵,沒必要將證給我看,我又不懷疑你們。” “這不是怕您誤會嘛。” 其中一位領頭的中醫師吳含說道:“陳凡老師,前幾天您在百家講壇講的中醫這一塊,當真講的太精彩了。只是可惜,很多中醫學著作都沒有留傳下來。” “確實是有不少書籍沒有流傳下來。” “不過,陳凡老師,您好像說過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流傳下來了。” “是啊,難道你們沒學過?” 陳凡一愣。 “陳凡老師,我們學是學過,但這個傷寒雜病論不太完整,有很多內容我們也一知半解。” “呃……” 這一說,陳凡也算是明白了。 其實前世《傷寒雜病論》也失傳了。 至于流傳下來的版本,一個叫做《傷寒論》,一個叫做《金匱要略》。 為什么會有兩本,不是一本? 這就是因為年代太久,正版的傷寒雜病論已經失傳。 至于為什么還流傳了下來。 那則是因為,其實在當時是很多人看過原版《傷寒雜病論》的。 特別是一些中醫師。 所以。 他們在看過《傷寒雜病論》之后,他們又在此基礎上加進了自己的一些解釋。 就像很多人看過論語之后,哪怕沒有論語的原版,但論語也流傳了下來。 到了北宋時期,人們才發現有一本叫做《金匱要略》的書,這其實就是《傷寒雜病論》里的雜病部分。 至于《傷寒論》,就是《傷寒雜病論》里面的傷寒部分。 雖然前世流傳下來的《傳寒論》以及《金匱要略》不是完全原版的傷寒雜病論,但基本上也算是還原了95%以上。所以在前世,中醫也就稍稍還有一些地位,不至于像現在這樣。 “陳凡老師,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您。” “什么問題?” “您也會中醫嗎?” “為什么這么問?” 陳凡搖了搖頭:“不,我不會中醫,我就是一個導游。” “陳凡老師,您就別謙虛了,我們感覺您絕對是一位很厲害的中醫師。” “我真不會中醫啊。” 陳凡再次否認。 他也很想會醫術,但實力不允許。 畢竟,他只有導游系統,又沒有醫圣系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