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坑殺。” “我草,這也太殘忍了吧。” “兄弟,那個坑殺是什么意思。” “就是活埋。” “我曰,別說了。” 要說是活埋一個兩個人,那還好說。 活埋40多萬人。 這…… 眾人不敢再想下去。 “這就是戰爭。” “還好不是生活在那個時代。” “要是生活在這個時代,人命那就和草一樣。” 長平之戰之所以這么知名。 一方面是他太過于重要。 一方面也因為戰斗的時間太長。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傷亡的人數太多。 40萬人坑殺,這是一個什么概念。 這簡直不需要細想,只是一聽,眾人都不經打了個顫抖。 而事實上。 坑殺并不是活埋的意思。 說著,陳凡又解釋說道:“坑殺有一些歷史學家解釋為活埋,但其實,對于大部分投降的部隊來說,他一般不會采用活埋。一個是,幾十萬的士兵,要活埋,這得多大坑?另一個,活埋非常費時也費力。真正的坑殺,不是活埋,而是殺死對方,并將這一些尸首堆積起來,宣示順利的行為。” “我靠,堆尸。” 眾人內心又是一凜。 堆尸這比之活埋又更為的殘忍。 “唉,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就是這樣。這種方式有著幾百甚至上千的的歷史,在其他國家,又有人將這種方式稱之為京觀,或者是武軍。這是一種夸耀武功的表現,這也是軍功的一種體現。也因此,白起坑殺趙國40萬大軍,一戰封神,讓他成為了幾千年以來最為知名的戰神。這樣的榮耀,這樣的戰功,也讓白起的聲望達到了極點。于是后來,白起也被秦昭王所猜忌,最后反而被賜死。” 戰國四大名將。 白起位例第一。 但可惜。 功高蓋主,最后卻沒有一個好的歸宿。 “可惜了。” “一代殺神,就這樣死了。” “咦,不對啊,白起哪怕功再高,這樣的殺了自己的大將,那秦國還靠什么征服各個諸侯國。這個秦昭王,是不是腦子秀豆了?” 這時。 又有觀眾提出了問題。 對于此。 陳凡卻是說道:“其實秦昭王腦子一直都很好,白起功高震主,對于王權始終都有影響。長平之戰結束之后,白起決定乘勝追擊,準備圍攻趙國的hd。只是這個計劃卻是被秦昭王拒絕了,當時的傳聞是,趙國拿了重金賄賂了秦國的丞相范雎。說,一但白起滅掉了趙國。那么秦國就可以很輕松的再滅掉其他國家,而到時候,秦王就會成為下一個周天子。那么,以白起的功勞,白起肯定位例三公。他的排位名氣,都會超過范雎。范雎于是就勸說秦昭王暫時休養生息,同意趙國割城求和。白起聽到此事,便與范雎結下了仇怨。但事實上,不管是范雎是否被賄賂,秦昭王當時都不想滅掉趙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