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一些傳說傳了幾千年,你想改變,真的有一些困難。 哪怕就是有史料出來,大家也未必能完全接受。 如此。 陳凡對于贏政身份的問題,也就沒有再繼續分析。 有的時候。 傳說比之歷史也更為感興趣。 而且有的時候。 歷史真真假假,也未必所有的歷史都是真的。 傳說雖然看起來浮夸,但萬一……他是真的呢? “關于贏政身份的問題,暫時沒有太多史料支持他的血脈問題,所以這個話題我們就講到這。但贏政是否是秦莊襄陽的兒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秦國奮六世之余烈,終于在贏政身上實現了。” 當然。 在這里面,同樣還有故事。 這得一步一步講。 陳凡說道:“當時秦國實力強大,秦莊襄王被立為太子之后,趙國為了獲得秦國的好感,于是就將贏政與趙姬送回到了秦國。而在秦莊襄王死去之后,贏政很順利的繼承了王位。但此時的贏政只有13歲,于是贏政便尊呂不韋為仲父,仲父的意思和叔父差不多。如此,呂不韋便開始代替贏政接管了秦國的朝政。直到贏政21歲的時候,贏政便正式親政。” 講到這里。 有一位粉絲對于戰國時期政權更替比較感興趣,立即便向陳凡提問說道:“陳凡老師,呂不韋有大才,如今又把持了朝政,此時贏政又這么小,呂不韋為什么還讓贏政親政,甚至還讓他長到21歲。他何不在年少的時候,直接殺了贏政,或者學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一樣,自己成為秦王?” 陳凡自然知道大家會有這個疑問。 前世同樣也有不少人會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 但真的要說。 不是呂不韋不想,而是他沒這個可能。 為什么呢。 陳凡解釋說道:“之前我們介紹過呂不韋,呂不韋原本是衛國的商人,后來投資了秦異人,才在秦國站穩了腳跟。隨后又因為贏政年少,才能把持朝政。但此時的秦國根本不可能隨便一個人就能奪下君權,其他一些派系,絕對不可能坐勢不管。更不用說,一個衛國的商人如果成為國君,整個秦國都不會答應。” “另一個,大家可以看到。從秦孝公開始,秦國一眾君主雖然在朝政這一塊上會依重這一些政治家。比如,秦孝公重用商鞅,秦惠文王重用張儀……等等,但在軍事這一塊上,一直都是秦人擔任秦國最高將領。公子疾,秦國人。司馬錯,秦人。白起,秦人,王紇,更是秦人……所以哪怕這一些政治家再怎么得勢,可他們卻無法動搖秦國的根本。甚至,秦國國君幾乎不需要太多的費力,就可以將他們鏟除。像商鞅,當時也是權勢沖天,秦惠文王一繼位,直接將他給殺死了。張儀也是名滿天下,秦武王不喜歡張儀,也直接將他給趕走了,這都是因為秦人掌控了武力的原因……” “最后一個原因,呂不韋在秦國經營的時間太短太短了。我們知道,不管是三家分晉,還是田氏代齊,他都不是一瞬間就完成了。在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之初,三家以及田氏都在晉國以及齊國的地盤上經營了一百多年,歷時好幾代,這才得已成功。呂不韋只是一個商人,投資秦莊襄王也沒太多的時間。光他一代就想竄位,這也不可能。” 所以。 這也是為什么呂不韋哪怕把持了朝政,但根本無法拿秦王怎么辦。 一但他有謀權之心,秦國一系列將領都可以將他給滅了。 “原來如此。” 眾人點點頭。 …… 當然。 贏政的君權也不是一直都這么穩固。 他在親政不久之后,他還是碰到了一個威脅。 “秦莊襄王死后,呂不韋當權,不知道什么原因,呂不韋又和趙姬,也就是贏政的生母私混在了一起。不過到底呂不韋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他聰明的知道,這樣下去他遲早完蛋。為了擺脫趙姬,于是呂不韋就向趙姬推薦了一位叫做【嫪毐】的面首。這位嫪毐也是能人,原本他只是呂不韋送給趙姬的面首。但不知道是功夫了得,還是……咳咳……” 此時。 臺下一片大笑。 陳凡咳了幾下。 也明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