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952年,舒婷出生于閩省石碼鎮,隨后,舒婷的母親帶著舒婷兄妹三人來到了閩省廈市,并住在外祖母的家里。1964年,舒婷就讀于廈市1號,1969年,舒婷響應國家號召,上山下鄉,成為了一名女知青。” 向來講詩人。 如果單獨講詩,或許也能理解一二。 但如果沒有背景,不了解詩人,那么真的很難完全了解這一些詩的意思。 所以。 舒婷寫的詩陳凡暫時先不說,他首先要向大家介紹的是舒婷這個人。 所以。 在與群里一眾粉絲聊過之后,陳凡便直接在西湖邊上再次開了直播。 與往常一樣。 陳凡剛開直播,無數粉絲便紛紛進入了陳凡直播間。 并且。 他們直接就問起了一個令他們有一些疑惑的問題。 “凡哥,什么是上山下鄉,又什么是女知青?” “這都不懂?” 陳凡正要說…… 隨后卻是明白。 是了。 明朝之后前世就與這個世界不一樣了。 所以這一世,也有不少與前世不一樣。 特別是對于現代來說。 他們不知道上山下鄉,不知道知青太正常了。 不過這倒是一個比較有興趣的話題。 陳凡解釋說道:“知青就是知識青年的意思,女知青就是女性知識青年。不過,這個知識青年并不代表他們一定有著非常高深的學問。在那個時代,整個國家普遍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很多人小學沒畢業,讀了初中的都受很不錯。要是讀了個高中,基本上和現在本科差不多。” “只是那個時候,上頭經濟發展的并不是很好,很多留在城市里的知識青年無法就業,也沒有合適的崗位給他們提供。于是,上頭便提議,到農村去,并且認為,農村有更為廣闊的舞臺。至此,上山下鄉就成為了知青的標志。城市里大量的知青,他們便隨著上頭的建議,去往了全國各地的農村。” 說完。 陳凡又補充了一句:“這個,我說的并不是我們所在的世界。” 只是雖然陳凡這樣說。 但陳凡提到的知青與上山下鄉,卻是讓一眾粉絲無比的激動。 “上山下鄉,嘖嘖,這個提議好。” “知青,哈哈哈,學習到了一個新的詞匯,很喜歡知青這個稱號。” “我也很喜歡,比那些什么知識分子,公知什么的好聽多了。” 要說現在。 對于文化人的稱呼,現在都有一些變味。 可是。 知青這個稱號一出,卻是讓大家好像重新認識了這一些群體。 他們是受教育更高的知識群體。 他們是愛國有為的青年。 當兩者結合在一起,那就成為了知青。 只是。 當大家對于知青這個稱呼無比感興趣時。 不少人對于陳凡提到的知青所在的背景,也變得更為感興趣起來了。 “感覺凡哥所說的那個年代和我們有一些不一樣。” “確實不一樣,雖然凡哥講得簡單,但知青,上山下鄉……如果真的有這些事,那一定會是大事件,可是,我們卻不知道。” “凡哥不是說了嗎,這并不是我們所在的世界。” “正因為不是我們所在的世界,我才更感興趣啊。” 不少人雖然并不知道陳凡所說的那個世界到底是哪個世界。 但是。 腦海里面只是想上一想,他們便感覺無比的激動。 他們一下子有一種前往那個世界的充動。 就像玄幻小說描寫到激動處,他們也很想到玄幻世界里走一走。 不。 陳凡所說的世界比之玄幻世界更為的讓他們激動。 畢竟他們知道。 玄幻世界太玄幻了,他是假的。 可是。 陳凡所描繪的世界,哪怕只是透露出一點點,但卻那么的真實。 “凡哥,能跟我們再講講知青嗎?” “下次找個機會再跟大家好好講講。” 陳凡搖了搖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