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聞一多先生提出的新詩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 《再別康橋》,則是無比契合此三美。 特別是他的音樂美與繪畫美這兩點。 不需要怎么解讀這一首詩。 也不需要陳凡解釋這首詩里面的一些詞匯。 陳凡知道。 只要大家讀上幾遍,眾人就能發現這一首詩他的節奏該有多么的美麗。 同樣。 讀過幾遍之后,腦海中一系列的畫面亦是撲面而來。 正如這首詩里所寫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是不是。 節奏來了。 畫面也來了。 但。 有的時候冥冥中自有天定。 做為作者的徐志摩也沒有想過,他的離別方式在他的詩中就已經預示。 可是。 徐志摩所說的他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卻是讓人難于忘記。 所以。 他揮一揮衣袖,帶走的何止是一片云彩。 …… “陳凡老師,徐志摩先生這首詩歌超過了此前一眾新詩?!? 陳凡講完徐志摩,這時主持人也是感慨起來。 連稱呼徐志摩時,也加上了先生兩字。 雖然剛才陳凡在講徐志摩的時候,他內心里也冒出渣男兩個字。 畢竟。 自己有妻子,而且還懷孕了,竟然還讓妻子打胎,后面還離婚追求一位比自己年紀小7歲的女孩。 另外。 在與陸小曼結婚也不見得多么光彩。 陸小曼是自己好朋友的妻子。 結果,好朋友讓他照顧陸小曼,最后卻是將陸小曼照顧到床上去了。 這要是不渣,那誰還渣了? 但。 有的時候。 當一個人在某一些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之后。 他的個人感情生活,反倒是次要的了。 “是的?!? 陳凡也是點頭。 說到現代詩,如果不提徐志摩的這首《再別康橋》,那就太遺憾了。 “對了,陳凡老師,之前您提到徐志摩在歐洲的時候碰到了才女林徽因。并且你說過,當時的林徽因還是很欣賞徐志摩的。可是后來,為什么林徽因并沒有嫁給徐志摩呢,而是嫁給了梁思成。” “看來大家對于才女還是很感興趣的嘛?!? 陳凡笑了笑:“在初見徐志摩的幾年,林徽因確實很欣賞徐志摩。畢竟,誰也無法抵檔一位即有才識,也有才學,更有詩情,家境還好的年輕才子。同樣,林徽因也是一位才女。甚至可以說,相對于陸小曼,或者是其他當時的一眾女子來說,林徽因實在是太出彩太出彩了。” “這個出彩,一個是林徽因出身的家庭原因。林徽因的父親在當時擔任高官,所以林徽因自小見識就不是一般的女子可以相比。而且,林徽因是長女,林徽因父親在培養林徽因的時候也下了不少功夫。林徽因與徐志摩在歐洲相見,就是因為林徽因父親想讓自己女兒長長見識,所以就帶著林徽因到了歐洲。” “當然,另一個也是林徽因自身的天賦以及才華。通過家庭,林徽因認識到了世界,所以她的想法,她的思想都與當時國內的女子不一樣。這讓林徽因不管是站在哪里,都是眾人的焦點。如此,徐志摩在第一次見到林徽因的時候,就感覺這位女子和別人不一樣。” 事實上正是如此。 前世網上流傳出來的關于林徽因的一些照片。 哪怕就是放到100多年之后,林徽因的形象亦是讓人嘆為觀止。 “而在徐志摩不斷追求林徽因之后,林徽因自然也很欣賞這位才子。只是,隨著交往當中,林徽因卻認識到,徐志摩未必喜歡的就是自己?!? “???” 陳凡的解釋讓眾人有一些驚訝。 這是什么意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