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科學一道-《萬古諸天一只猿》
第(1/3)頁
畫面到此而止,荀子、東皇太一久久未說話,正在消化所見所聞。
過了許久,東皇太一問道:“那最后所見,那兩團光芒究竟是何物?也是國師所說那工業所造?”
袁白道:“此物名為‘核彈’,乃基于物質轉變之理所成。其的確為工業制造,但根本還在于科學, 有科學家發現它的原理,方才造出了此物。”
科學家是什么家?
荀子和東皇太一在記憶里仔細搜索了一遍,未發現諸子百家中有科學家這一學派。
科學家莫非是后世產生的學派?
或者是在西洋諸國產生的學派?
袁白解釋道:“科學家并非百家學派,而是指一群人,這群人認知世界、探尋世間萬物之理。按某些標準的定義來講,是指對自然、生命、環境、現象及其性質進行重現與認識、探索與實踐, 并作出突出貢獻、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學工作者。”
“我認為的科學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不斷認知世界,追求真理,如果世界沒有止境,科學便無止境,所以我認為某些人常掛在嘴邊的‘科學的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不對。如果世界的盡頭是神,那科學要做的事就是將神解析給你看,讓神不再是一個謎。”
荀子點頭道:“科學之意有些似于格物。”
袁白道:“的確是,但儒家的‘格物’基本只注重于形,即事物外在的表現,而不探究事物因何而存,為何而存的根本。”
“比如對一根竹,儒家之人去格這根竹時,不會多去注意竹生長的土壤如何,每段竹節的長短粗細如何,竹為何會長這么大,竹葉的顏色為何是那個色……”
這話讓荀子、東皇太一認真思索起來。
未聽袁白之言前,兩人對天地萬物的感覺是,天地就是那個天地,萬物就是那些萬物, 竹子本來就是竹子,天生就長成了那樣,有什么可去了解的?
可現在聽了袁白的話,荀子、東皇太一皆發現他們對世間萬物太過習以為常,一切都覺得理所當然,卻從未去深究過這“理所當然”背后的“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镇宁|
台北县|
滁州市|
黎城县|
柳河县|
临沭县|
衡东县|
卫辉市|
凭祥市|
延吉市|
玉田县|
牟定县|
金山区|
靖远县|
许昌县|
白河县|
汤阴县|
河北区|
临桂县|
土默特右旗|
厦门市|
方山县|
太康县|
松滋市|
庆城县|
交口县|
阿尔山市|
辰溪县|
澎湖县|
嘉善县|
岳阳县|
佛冈县|
肥乡县|
垣曲县|
徐州市|
鸡东县|
辽阳县|
邳州市|
新郑市|
焦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