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家父子渾渾噩噩離開后,楊皇后心中有點點不忍。 甚至連官家都是奇怪地看了一眼下面坐著的丞相和養(yǎng)子,不過也沒開口說什么。 還是那句話,有些事情這對夫妻心里跟明鏡似的,他們也知道陳家受冤枉的可能性很大。 否則一個連皇宮都進不來,只是理論上的皇子,跟一個每天混吃等死的醫(yī)二代, 兩個小年輕能有什么勾結(jié)敢謀逆?這兵權(quán)可都在楊后手上呢。 如果說陳家參與,那更是找死了。 皇帝死了最大的受益人是成國公柴子昀,陳家有什么好處?難道是事后給陳家封爵賜侯? 可是剛剛這位“好兒子”對陳家恨不得除之而后快,明顯就可以看出陳家與他根本就沒有一點關(guān)聯(lián),那么最后的謀逆可能性也排除了。 所以楊皇后連查都不想去查。 可是怎么說呢,丞相和兒子的面子比起來,陳家人又算得了什么? 冤枉就冤枉了, 委屈就委屈了唄。 更何況, 楊皇后真的已經(jīng)手下留情了,她真要查,將人直接投到皇城司大獄內(nèi),什么樣的口供拿不到? 哪怕一頭狗熊進去,也會哭著喊著承認自己就是那只“兔子”。 楊皇后想到這里,又平靜地看了一看坐在下方的“養(yǎng)子”柴子昀,看到這個好兒子還是一臉憤憤不平的樣子。 這種憤恨是沒道理的,畢竟陳家可是治好了官家的絕癥,他難道不是應(yīng)該感激泣零,兌現(xiàn)承諾將家產(chǎn)奉上嗎?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位好兒子在氣陳家治好了官家,害得他暫時沒機會登上皇位。 楊皇后心里有說不出的失望,也有點責怪自己, 當初挑養(yǎng)子,只挑了對方是不是“孤兒”,當時孩子太小,人品能力看不出來。 等長大了一看,一個“奸”, 一個“憨”, 那還能怎么辦?選個軟蛋更危險,只能選了這個滿肚子心機的大養(yǎng)子。 可惜這位養(yǎng)子的一肚子壞水,除了對付文官集團外,好像也開始針對自己這對養(yǎng)父養(yǎng)母了,真是天家無親情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