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49章 廚醫(yī)不分家 機會難得! 秦款冬趁機以小牧為案例,講解如何觀察面部氣色與舌苔舌相,以及類似體質(zhì)的人容易出現(xiàn)哪方面的問題等等。 石金陽獲益良多,王師傅也跟著長見識了。 藕湯煮好了,秦款冬把保溫杯里的桑膏飲倒進去一些,讓小牧趕緊喝掉。 小牧端著碗,望著碗里的湯水,有些猶豫,“這算是湯,還是藥?” 秦款冬笑著說:“是湯,也是藥,中藥方劑在古代都是以湯命名,比如小青龍湯、桂枝湯、小柴胡湯等等,何況這里面用的藕是中藥材,桑膏飲里用的也都是中藥材,所以這碗湯是非常正宗的中藥。” “長見識了,我以為藕就是一種蔬菜,沒想到也是藥材?!毙∧炼似鹜?,咕咚咕咚,一口氣喝得干干凈凈,一抹嘴,又嘀咕一句,“還挺好喝,一點兒都不苦?!? 秦款冬又開始解釋,中藥并不一定就得苦。 四氣五味,不同的病,用不同的藥,氣味也不同。 比如六味地黃丸的原方是六味地黃湯,煮出來的湯藥并不苦,而是以酸甜口味為主。 比如治療氣陰兩虧心悸氣短的生脈飲,煮成湯藥喝,也不苦,而是清淡口味,后味兒有一點兒回甘。 秦款冬還沒有講完,就聽小牧驚嘆起來。 他突然抬手摸了摸額頭和太陽穴,嘀咕道:“好像有一股清爽的涼風,從肚子里流遍上半身和頭部,太陽穴這里已經(jīng)不難受了,鼻血也不流了?!? 王師傅都有些震驚了,“都說中藥是慢郎中,這才兩分鐘就見效了,是不是有些太快了?” 秦款冬卻淡然地道:“他這是慢的,有些人體質(zhì)比較特殊一些,對中藥特別靈敏,比如陽哥就是這樣的體質(zhì),如果讓陽哥喝這碗湯藥,估計湯汁下喉就能感覺到?jīng)鲲`颼的藥效。” 她并沒有夸大其詞,因為她和老媽也是這樣的體質(zh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