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文曉搖了搖頭,回到主頁面繼續翻看,但越看他越覺得不對勁。 評論區的趨勢完全不是他所想的那樣。 在他的預計里,應該是一大批人吹捧他,而后有一小部分人貶低,再引來一大批人繼續反駁。 但是現在,情況完全是相反的! 罵他的人占據了大多數,甚至已經開始有人扔出了證據,想要靠專業解釋來證明文曉之前不間斷發布的研究成果有多么的水。 文曉的臉色完全陰沉了下來,他第一次有了被水軍支配的感覺。 怎么回事?怎么能是這樣呢? 之前自己圍脖里的風氣不是這樣的啊! 怎么熱度上來了,評價反而降低了? 正當他既疑惑又氣憤地翻著評論區的時候,圍脖突然自動跳出了一連串的提醒,全部都是在@他的消息。 他皺著眉頭點開消息,一看之下,整個人徹底僵在了原地。 這是一篇檄文。 標題是“論某個領航者研究員被錘一次不夠還主動送上來要被錘第二次的m行為”。谷獷 文章里先是就事論事地詳細列舉了文曉之前發布的所有成果,并且對這些成果進行了極為專業的分析,最后給出的結論是,這些成果里確實有一些具有相當的前瞻性和先進性,但主要集中在機械和航發控制領域,跟文曉這個熱動力學博士毫無關系! 他只是蹭了個名字而已。 看到這里,文曉已經開始感受到了一陣寒意。 這絕對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寫出來的文章,做出了這么細致的分析,說明早就有人盯上他了。 他們的目的是什么? 等他繼續向下看去的時候,他心里的寒意幾乎已經到了冰涼徹骨的程度。 對方把他從冒頭到現在的時間線理了個清清楚楚,其中涉及了好幾個關鍵點。 第一個是所謂的被拒絕后直接在圍脖對奉飛開團,對方直言他要么是為了蹭熱度,要么就是在有意識地引導輿論,再結合官方公布的收了錢的五十萬名單,他判斷文曉也收了錢的可能性大。 第二個是所謂的工資和偷稅事件,對方條理清晰地分析了來龍去脈,并且點名了文曉背后的勢力想把污水潑給奉飛意圖。 第三個是之后持續不斷的炒作,以及利用回音室效應圈粉的操作。 至于第四個,就是最新一期的采訪。 文曉雙手顫抖地退出了圍脖,他知道這片文章會掀起什么樣的波瀾,但他完全無能為力。 因為對方說的全都是對的。 從最開始,的確有不少人猜到了事情的真相,可從來沒有人能用這樣的全局視角把這場輿論戰的關鍵點全部串聯起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