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主軸方面加一個轉速和震動分析,我們這是第一次用大規模的超塑成形工藝,性能還不穩定,溫度和壓力都不是問題,我擔心的是在材料加工上的裕度過高會導致精度下降。” “明白葉工,我馬上設置。但是如果要增加這個內容的話,我們就得拿掉光譜分析了,要不然算力撐不住。” “那就拿掉吧,這個測試難度相對來說比較低,可以留給地面試車。” “好的!” 簡單回復之后,小組成員迅速進入到了參數設置的工作中,一個小時之后,第一次模擬完成。 葉舟看著大屏幕上呈現出來的結果,眉頭緊皺。 壞了。 字面意義上的壞了。 在最終的結果分析圖上,葉舟本來最擔心的傳扭套齒桿沒有出現問題,反而是渦輪扇葉翼尖出了問題。 按照仿真模擬中預設的條件,這批扇葉只工作了不到620個小時就發生了嚴重蠕變,在最后一次試車時,甚至轉速剛剛達到額定標準,翼尖就直接被超音速下的強大離心力拉碎了。 這什么情況? 按照一臺航空發動機的設計標準,商用航發的總周期壽命至少要達到4萬小時以上,哪怕是高強度使用的軍用航發,壽面也至少要達到4000小時才算得上是合格。 但是,如果按照眼前的結果來看,這臺發動機扇葉的壽命連兩百小時都達不到。 沉吟了片刻之后,葉舟開口說道: “再模擬一次,看看是不是意外情況。” 小組成員聞言再次啟動了模擬,這一次出問題的仍然是翼尖,不過它好歹堅持了超過1000小時了。 由于沒有強人工智能輔助,矩陣系統沒法對這個結果做出影響因素判斷,換句話來說,它能告訴你哪個部分會出問題,卻沒辦法告訴你哪里出了問題。 壓力瞬間來到了葉舟和小組成員這邊,幾人把參數從頭到尾全部捋了一邊,再次確認了參數的準確性。 加工工藝沒有問題,精度也沒有問題,公差也在ge-9x的設計公差范圍內...... 那唯一可能出問題的,就是材料了。 葉舟開口問道: “你們用的是最新一批超塑成形的扇葉的參數嗎?” 小組成員連忙點頭回答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