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二十六章 考選取士與幣制問題(一)-《三國之江山美人》


    第(2/3)頁

    此時二人登門,那么必然是有非要他來決斷的要務(wù)、急務(wù)。

    聞得雷云之言,裴仁先是望了望對面的王睿,繼而道:“稟主公……后日便是考選之日。而今,第一批遼東學院畢業(yè)的學子與幽州各地的飽學之士已會集薊城,專侯主公考選……”

    “原來是為此事啊……”雷云聞言微微舒了一口氣,“此事我已有計較……”

    所謂的“考選”,乃是他執(zhí)掌遼東之后所采取的一種選拔人才的政策,每隔三年一回,選中之人稱為“進士”,類似于后世的科舉考試。

    第一屆考選乃是在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冬,那時遼東方定,正需要大量的人才來充任各地官府署衙,因此雷云便采取了這一方式來選取人才。

    不過,在當時這種方式可是遭到了大多數(shù)遼東大族的強烈反對!

    原因很簡單,一旦這種方式形成制度,他們必將失去安身立命的土壤,對他們而言可謂生死攸關(guān)的大事!

    在東漢末年,一個人入仕做官是以門第高下來作為標準的。出身好、社會地位高的大族子弟即便是資質(zhì)平庸,也一樣可以做得高官;相反的,出身低微的寒門子弟即便資質(zhì)再好,才華再出眾,若不投靠依附于享有政治特權(quán)的世家大族,也很難有步入仕途的機會……

    原因無它,這是由這個時代的政治制度所決定的。

    在隋唐之前,平民地主階級與科舉之制還尚登上歷史舞臺,主宰社會上層建筑的一直是士族地主階級(即世家大族、名門望族)。

    這個階層在政治上按門第高低分享特權(quán),世代擔任著國家的顯官要職;經(jīng)濟上封錮山澤,占有大片的土地和勞動力;文化上家學傳承,占據(jù)著壟斷地位;社會生活上不與寒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等等;其處處把持著大權(quán),卻自命清高,不愿渉身實務(wù),樂此不疲地沉溺于腐朽放蕩生活之中……

    這是一個十分自私自利且又優(yōu)容奢侈的特權(quán)階層!

    雷云采取通過考核的方式選取人才,這無異于取締了遼東世家大族們出仕做官的特權(quán),這讓他們?nèi)绾文艽饝?yīng)?

    不過,那時雷云手握重兵,擁有生殺大權(quán),這令遼東世家大族十分畏懼;另一邊,當時遼東剛剛平定,雷云還需要這些人的支持,也不愿同這些世家大族之間鬧得太僵……

    于是,雙方最后便各自退讓了一步,在選取官吏的問題上采取了一種中折的辦法,那就是雷云在接受遼東大族推薦官吏的同時也可以考核的方式另行選拔人才。

    然而,隨著雷云功名日盛,恩威不斷的增加,考核選才的方式逐漸的得以推廣起來;尤其是經(jīng)過后來的公孫度叛亂之事,一大批不滿于現(xiàn)狀的遼東世家大族均參與其中,事后被雷云殺的殺,流放的流放,當初的那些反對勢力幾乎一下子被連根拔起……

    后來,隨著大量游牧民族人口的不斷遷入,幽州世家大族的影響更是跌至谷底,于是雷云便趁機將這種取才的方式正式定為幽州官府的一項政策。

    而今,雖然幽州的世家大族雖然有權(quán)向他推薦官員,但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已是考選取才的政策……

    眼下第三屆考選的日子又將到來,而且正逢遼東學院第一批學員畢業(yè),這無疑將是考選之策實施以來規(guī)模最大、場面最為隆重的一回。

    見雷云似乎已有準備,裴仁頓時放下心來,隨即又道:“此番待考之人頗多,共計兩千七百四十一人;其中有近半皆來自于遼東學院,其余則來自幽州各郡……幾日前在下已將監(jiān)考人員與考選場地安排妥當,然考選題目與監(jiān)考官員還需主公決斷……”

    “好……”雷云聞言微微頷首,“這題目我已經(jīng)備妥,屆時自會揭曉;至于這監(jiān)考之人,便有勞伯今日父先擬定一個名單,明日一早報知于我即可……”

    “遵命……”裴仁聞言即微微揖了一禮。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盛区| 门头沟区| 灵川县| 辽宁省| 南陵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临潭县| 克山县| 额尔古纳市| 乌兰浩特市| 隆林| 太湖县| 西青区| 阿瓦提县| 秀山| 井研县| 贡山| 上高县| 济阳县| 文化| 许昌县| 北碚区| 宁河县| 尤溪县| 洞头县| 翼城县| 余江县| 河北省| 托克逊县| 西乌珠穆沁旗| 哈巴河县| 如东县| 阜平县| 秦安县| 中卫市| 嵩明县| 鸡西市| 阜南县| 柳河县| 绥滨县| 建瓯市|